超薄活性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27503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陈晓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素梅,周建萍,陈奕卫,徐进卓,刘心娟,孙新形,周琳,朱峰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效应金属纳米结构超薄活性层有机太阳能电池
结项摘要

Metal nanostructures with quasi-periodic, aperiodic, random, and combination quasi-periodic with random will be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mask technique,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vacuum thermal evaporation and magnetron sputtering deposition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DTD) simulations.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of metal nanostructures can further be adjusted by dielectric materials, and its resonance wavelength can cover the entire visible region, and even near infrared area. Studying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surface plasmon effects, and excitons and carriers in the active layer. Metal nanostructures integrated with ultra-thin active layer (30-60nm)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cells would achieve th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in part coupled to short-rang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 modes, which will be helpful to increase ultra-thin active layer "optical thickness" closing to the "optical thickness" of traditional active layer of 80-250nm and control Ohmic damping loss in metallic nanostructures.Overcoming the increase of interface barrier and carrier recombin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the parallel resistance Rp caused by ultra-thin active layer OPV cells by inte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cell structures, the efficiency of ultra-thin OPV cells would be more 15% than traditional OPV cells efficiency. The ultra-thin OPV cells have more thermal stability and longevity than traditional OPV cells.

综合运用掩膜技术、纳米压印技术、真空热蒸发和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分析,研制准周期性、非周期性、随机性、准周期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金属纳米结构,并用介质材料修饰,使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范围覆盖整个可见光区,甚至近红外区。探索金属纳米结构和其表面等离子体效应与活性层中激子、载流子相互作用机制。集成于超薄活性层(30-60nm)有机太阳能电池(OPV)的金属纳米结构阵列的定域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能适当耦合形成部分短程表面等离激元(SPP)模式,使超薄活性层"光学厚度"接近厚度为80-250nm的活性层"光学厚度",并控制金属内欧姆震荡热损耗。采用界面修饰手段和优化电池结构,克服超薄OPV电池可能存在的界面势垒和载流子复合增加,以及电池并联电阻Rp下降等难题,力争该超薄OPV电池效率比传统厚度OPV电池效率提高15%以上,热稳定性和寿命优于传统OPV电池。

项目摘要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活性层通过存在激子扩散距离短和载流子迁移率低等问题,存在活性层厚度增加导致电池载流子传输收集降低的矛盾。通过设计金属纳米结构和电池结构,能有效改变金属纳米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以及金属纳米结构与电池相互作用机制。.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我们开发出了低阻高透热稳定增强的GZO/AgTi/GZO透明导电薄膜,其方块电阻约5Ω/□,最高透光率86%,可见光区的平均透光率明显优于同等方阻下ITO导电薄膜,并且经过400度30分钟退火后,薄膜性能仍保持稳定。采用该导电薄膜电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到9.40%,与ITO电极制备的OPV效率9.43%相当,并且电池耐紫外能力相比ITO电极电池有显著增强。因此,GZO/AgTi/GZO透明导电薄膜的透光率、方阻、热稳定性以及耐紫外性等综合性能优于商用ITO导电薄膜。.基于Au/LiF/ZnO结构电子传输层,采用超薄活性层厚度60nm的P3HT:PCBM基OPV电池效率达到3.68%,相比纯ZnO的电池提高了40%。利用plasmon效应,达到活性层增加“光学厚度”目的。空气条件下存放240天,LiF修饰ZnO的OPV电池效率仍保持50%以上,其稳定性明显优于纯ZnO的电池。采用MoO3/AgAl/MoO3/AgAl结构电极, AgAl相比Ag能很好抑制Ag原子扩散,提高了载流子传输和收集能力。基于PTB7-TH:PC70BM体系的OPV电池,利用AgAl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OPV电池效率达到9.79%,明显高于参考电池8.55%。经120天老化测试,采用AgAl和Ag纳米结构的电池效率分别保持了60%和26%,AgAl结构的电池稳定性显著增强。.采用AgAl合金电极替代Ag和铝电极方案,研制出高效稳定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LiF/ZnO电子传输层和AgAl电极综合方案,PTB7-TH:PC70BM基OPV电池效率到达10.33%。经过380天的衰减,电池效率仍保持初始效率的78%,显示出极好的稳定性。AgAl电极中形成的AlOx有助于改善界面接触特性,增加载流子提取效率,抑制Ag原子扩散,是增强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陈晓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10154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0043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4103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7299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291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81801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140319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63100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127201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7200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268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7361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4008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0017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513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270792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849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106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43100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47012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201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84630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7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79670100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三维有序结构超薄吸光层太阳能电池及其界面调控研究

批准号:2117326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罗艳红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氧化钛纳米柱阵列-CuInS2超薄吸收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批准号:5100217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甘小燕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分子层厚有机半导体超薄膜的调控组装与电学性质研究

批准号:2157327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立强
学科分类:B0308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活性层掺杂有机分子提高非富勒烯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6190412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闫翎鹏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