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抗类风湿关节炎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6042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李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武德,邱德文,高杨,李玮,徐尚福,胡玮佳,李姗,游绍雪
关键词:
黑骨藤类风湿性关节炎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金铁锁配伍
结项摘要

黑骨藤和金铁锁均为贵州十大苗药之一,临床上常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确切。方中黑骨藤长于祛风除湿止痛,金铁锁长于散瘀止痛祛风,两药相须配伍共奏祛风散瘀止痛之效。为进一步提高RA的治疗效果,探索其有效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课题组将黑骨藤和金铁锁药材配伍经系统溶剂法获得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液部位经组间配伍,以药物抗RA动物模型为评价手段优选出最佳的极性部位配伍组合;运用植物化学手段从最佳的极性部位配伍组合分离获得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并进行组间配伍及若干单一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选出4-5个化合物再进行组间配伍,以药物抗RA动物模型为评价手段优选出最佳的有效部位配伍组合和最佳的有效成分配伍组合;继而采用药效综合验证实验评价黑骨藤与金铁锁药材配伍、极性部位配伍、有效部位配伍和有效成分配伍并优选出最佳配伍组合;最后采用蛋白组学等技术探索其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

项目摘要

黑骨藤和金铁锁均为贵州十大苗药之一,临床上常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确切。方中黑骨藤长于祛风湿止痛,金铁锁长于散瘀止痛祛风,两药相须配伍共奏祛风散瘀止痛之效。为进一步提高RA的治疗效果,探索其有效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课题组将黑骨藤和金铁锁配伍经系统溶剂法获得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以及水液部位经组间配伍,以药物抗RA动物模型为评价手段优选出最佳的极性部位配伍组合;运用植物化学手段从最佳的极性部位配伍组合分离获得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并进行逐渐配伍及若干单一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选出4-5个化合物在进行组间配伍,以药物抗RA动物模型为评价手段优选出最佳的有效部位配伍组合和最佳有效成分配伍组合;继而采用药效综合验证实验评价黑骨藤与金铁锁药材配伍配伍、极性部位配伍、有效部位配伍合有效成分配伍并优选出最佳配伍组合;最后采用蛋白组学等技术探索其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经过研究,项目组已建立了药物抗RA动物模型,确定了科学先进的检测指标。用药物抗RA动物模型验证四种极性部位配伍组合,优选出最佳极性部位配伍。最佳极性部位经系统预实验,鉴别其所含成分类别;根据最佳极性部位系统预实验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各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最终选择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采用液液萃取的手段将最佳极性部位中具有抗炎、镇痛的有效总类成分分离,得到的有效总类成分利用药物抗RA动物模型验证,初步优选出最佳有效部位配伍组合。初步优选出的最佳有效部位组合粗提物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分离得到总皂苷和总黄酮类成分,运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建立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总皂苷和总黄酮在浸膏中的含量。将总皂苷、总黄酮、总皂苷+总黄酮三个部位以药物抗RA动物模型验证,优选出最佳有效部位配伍组合。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有效部位配伍组合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得到一系列化合物,目前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正处于鉴别阶段。.项目组对苗族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调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不同产地苗药黑骨藤的质量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黑骨藤配伍金铁锁提取物的含量测定方法。项目组还对黑骨藤配伍金铁锁的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申请了六类新药黑金胶囊的国内专利,对该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与制定。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李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7024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701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221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0511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0805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20319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7522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0222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7616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068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291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00160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47800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9673028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70605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217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801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521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023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812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62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7324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778050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218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290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205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0538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293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53211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7515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102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77607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928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苗药黑骨藤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药动学及代谢特征研究

批准号:8166069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郑林
学科分类:H321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IL-23/Th17炎症轴探讨苗药黑骨藤提取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76074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宁乔怡
学科分类:H3212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苗药黑骨藤中奎宁酸酯类化合物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6064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勇军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功效组分变异的地理分布规律研究苗药黑骨藤品质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批准号:8156061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育辰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