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我国主要的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该病治疗的重要方法。RA患者体内发生的Th2型免疫应答能够改善RA的炎症反应和关节破坏症状。已证实利氏曼原虫脂质能够抑制RA滑膜细胞发生的炎症反应。LACK抗原是利氏曼原虫的重要表达抗原。在疾病易感性的小鼠体内,该抗原的单一表位能够诱导产生有力的Th2型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小鼠对利氏曼原虫感染的迁延不愈。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以LACK抗原的Th2表位为基础开发的DNA疫苗做为基因治疗手段,以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诱导小鼠体内产生强有力的Th2反应,达到对CAIA的治疗目的,并探讨了基因治疗过程中Toll样受体、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之间的调控作用,以及最终Th1/Th2/Th17平衡的变化,从而为RA的生物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
免疫系统的紊乱和失衡是引起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和进展的主要原因,而一些微生物感染对自身免疫病具有保护性效果。本课题探讨了利什曼原虫LACK抗原的Th2型表位作为生物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本课题证实LACK蛋白Th2表位的多肽及表达质粒,可以影响正常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使之倾向于Th2方向。将其应用于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的发病预防及治疗中,能够改善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失衡状态,尤其是影响TLR-Treg免疫调节系统,诱导Th2型免疫反应,抑制Th17及Th1型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免疫性关节炎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课题利用微生物的抗原表位序列开发了多肽疫苗及基因治疗方法,为自身免疫病的生物治疗提出了新途径。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具有LACK抗原Th2表位的生物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DC-Th细胞系统的影响
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基因靶向性导入脊髓对共同导入的CNTF基因在神经系统表达的影响
甜蛋白基因导入西瓜组织的研究
基因导入NK细胞对其耐药特性与抗肿瘤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