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和放射增敏研究的热点,关键问题需解决疗效预测以选择敏感人群。本项目拟以局部晚期NSCLC为研究对象,从基因、蛋白和代谢产物三个层次系统探索可用于临床的COX-2抑制剂疗效预测因子。采用双向分析方法:一方面研究文献报道的分子标记物;另一方面通过药物代谢组学的方法筛选新的预测因子。研究要点包括:对已知可能的疗效预测因子加以验证,筛查和验证新的预测因子,建立综合的基因-蛋白-代谢产物分子预测模型,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该模型对患者进行治疗优化- - 对预测可能有效的患者行COX-2抑制剂联合放/化疗的个体化治疗。上述内容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如能开展,有望建立客观、特异、灵敏的疗效预测系统,提高有效治疗的命中率,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毒副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Bench-to-Bed 的转化医学理念,并为COX-2靶向治疗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截至2013年11月,本研究按计划共入组50例初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其中COX-2抑制剂治疗组27例(54%),对照组23例(46%)。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0岁,分期中ⅢA16例(32%),ⅢB34例(68%);病理类型鳞癌38例(76%),腺癌9例(18%),其他3例(6%)。全部病人已完成治疗、治疗相关毒副作用及近期疗效的评估:放疗采用sIMRT的共39例(78%),IMRT有11(22%)例;化疗完成2周期的有38例(76%),完成1周期的10例(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等急性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COX-2抑制剂+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耐受性良好。已完成全部入组患者的肿瘤近期疗效评价:COX-2抑制剂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CR+PR)为81.5%,与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82.6%)。长期生存数据仍在随访中。.分子标志物分析方面,已按计划完成入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血液及尿液标本的收集,并进行以下分析:(1) Sanger测序法完成患者外周血标本中6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发现两个Cox-2基因的功能性SNP: 8473T/C SNP (rs5275)和-1195G/A (rs689466)与COX-2抑制剂的近期疗效可能相关,而后者正是我们前期工作发现的预后相关SNP。(2)LC-MS法完成患者尿液标本中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了三个代谢产物与COX-2抑制剂的近期疗效显著相关。(3)质谱法完成患者尿液标本中的PGE代谢产物(PGEM)检测,未发现尿肌酐校正后PGEM水平与COX-2抑制剂的近期疗效相关,已进行上述三个代谢物的分子结构鉴定,结果尚未回报。(4)ELISA法完成患者血浆中PGE2的检测,无论治疗前、治疗中还是疗中与疗前的比值,均未发现与COX-2抑制剂的疗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部分已投2014年美国放射肿瘤年会,并已被Plos One杂志接收 (2013年SCI 3.9),其余结果正在进一步整理准备发表;此外由于医学临床研究的特殊性,长期生存的结果仍在随访中,估计2015年底全组随访时间超过2年,届时可发表本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长链非编码RNA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记物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基于二代测序的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抵抗机制研究
DNMT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作为表观遗传治疗敏感性标记物的研究
基于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优化胶质母细胞瘤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放化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