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对冠心病血瘀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对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及家系进行全基因水平差异表达谱检测,FQ-PCR技术对筛选出的主要遗传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二维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和识别早发冠心病家系主要遗传基因与蛋白。从DNA,RNA和蛋白质三维水平利用随机婚配群体遗传基因传递不平衡的多因子降维法(MDR-PDT)、动态贝叶斯网络、GO功能注释以及KEGG通路分析系统构建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遗传基因及通路的网络拓扑结构,阐述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候选多基因多态性和相关生物通路的作用,从基因网络-体质-证候的角度把握早发冠心病基因多态性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点。以期发现中国湖南汉族人群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和体质的遗传易感基因网络,阐明导致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主要危险基因,为中医药预防和促进临床治疗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背景:冠心病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家族和遗传因素在早发冠心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CHD 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血瘀证是早发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目的:探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基因拓扑网络,阐明导致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主要危险基因,为中医药预防和促进临床治疗冠心病血瘀证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在前期群体关联研究等成果基础上,应用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资料分析研究对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及家系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利用Sequenom Nanodispenser点制芯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时间质谱(TOF-MS)的实验技术,探讨冠心病易感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肌细胞增强因-2A(MEF2A)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以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对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体质及遗传特征进行研究;运用高通量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观察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表达网络谱,应用差异基因的功能GO并结合BioCarta和KEGG信号通路网站对差异基因的生物学通路及网络进行分析。结果:①血瘀证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且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比晚发冠心病血瘀证存在更显著的脂类代谢和血流变异常。②IL-6基因多态性位点rs1800796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 其中G等位基因是早发冠心病易感危险因素; ABCA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30806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病有相关性, G等位基因可能是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基因;AGT基因rs4762、rs699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均有相关性;ACE基因rs4343 G等位基因是早发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③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主体质主要是以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为主,兼体质是以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④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涉及到如下几类基因系的表达改变: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系;b.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系;c.白介素细胞因子;d.与缺氧相关的基因。家系患病与家系健康人差异基因的通路集中在:a炎症因子;b心肌代谢;c缺氧诱导因子方面。以上研究将为冠心病血瘀证的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功能智能化壳聚糖超声纳米泡介导siRNA-p23/MDV3100治疗耐药CRPC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相关lncRNA-miRNA调控网络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特征的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的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croRNA组学分析及靶基因调控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