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II是体内主要的血管收缩因子,它的信号转导作用几乎都是通过AT1受体所介导的,是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AT1受体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是高血压临床治疗的药物靶标。本项目利用化学和生物学相交叉的手段,以沙坦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为探针,发展以核磁共振技术为主的新方法,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类生物膜介质中药物和AT1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观测介质对药物构象和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利用生物学手段寻找AT1受体与药物结合的精细的分子区域,阐明药物活性和构象的关系,区分体系环境对不同结合机制的影响,并将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为针对高血压的药物设计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和实验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肾脏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AT1受体和Mas受体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功能研究
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自身抗体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心肌血管紧张素II受体转录调节机制的研究
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介导动脉内皮PP2A激活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