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信号系统HK853和RR468蛋白结构和动力学的核磁共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325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姜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曹琛彧,罗凡,刘乙祥,杨媚媚
关键词:
动力学研究核磁共振双组分信号系统蛋白质结构
结项摘要

双组分信号系统TCS在致病菌细胞中广泛存在,其相关蛋白质是潜在的新型药物靶标。TCS信号转导是由组氨酸激酶HK和应答调控子RR介导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是一个由蛋白构象变化调控的动态过程。核磁共振技术在动态过程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项目将运用NMR技术研究TCS模型体系HK853和RR468的溶液结构以及不同时间分辨率的动力学性质,研究在磷酸化动态过程中蛋白质各结构域的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揭示蛋白质的分子运动与信号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阐明TCS信号转导系统的分子机制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

项目摘要

双组分信号系统在致病菌细胞中广泛存在,利用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之间的磷酸转移过程实现信号在细胞内的转导,其相关蛋白质是潜在的新型药物靶标。本课题建立了基于小分子氟化铍探针的19F核磁共振方法,运用该方法及多种实验技术手段对双组分信号系统蛋白HK853与RR468的磷酸转移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观察到蛋白相互作用使RR468的磷酸化位点发生了显著的结构变化;HK853-RR468复合物构象具有动态交换现象;X射线晶体衍射和蛋白质磷酸化功能检测技术从结构与功能上确认了参与催化反应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由此我们提出了由组氨酸激酶介导的反应调节蛋白的去磷酸化机制,阐明了His和Thr残基在协同调控HK蛋白磷酸酶活性中的重要作用。该工作揭示了组氨酸激酶与反应调节蛋白的信号转导机制,特别是His残基在低等生物的信号调节中所具有的双重身份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课题发展的小分子氟探针技术可以被广泛运用于细菌TCS蛋白的研究中,为磷酸化信号转导的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组氨酸激酶HK853的动态ATP lid对反应调节蛋白RR468磷酸活化的影响

批准号:2160326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乙祥
学科分类:B07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黄素氧还蛋白结构、动力学和功能的核磁共振研究

批准号:3110052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胡蕴菲
学科分类:C050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发展新型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动力学的核磁共振残留偶极耦合方法

批准号:2117324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姚礼山
学科分类:B0707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多组态组氨酸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批准号:2100315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申慧
学科分类:B03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