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化学生物传感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有机的结合,将新型离子液体及新型介孔材料SBA-15的分离功能与罗丹明螺内酰胺衍生物的优良荧光识别功能进行杂交,集清除功能和检测功能于一体,设计合成系列高选择性和高灵敏的重金属离子荧光双功能探针。以可发生关-开环反应的罗丹明螺内酰胺衍生物用作双功能荧光探针的荧光识别载体,将新型离子液体及新型介孔材料SBA-15用作双功能荧光探针的分离基团,提出"两步界面反应法"界面点击反应新策略,通过在均相中实施从氯原子到叠氮的官能团转换,提高SBA-15界面修饰有机功能小分子的负载率,为高效将荧光识别受体分子负载到SBA-15的界面提供通用、高效率、简便的新途径。设计合成一系列集清除和富集检测功能于一体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同时实现对环境毒性重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和清除,并探索其初步实际应用。
将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化学生物传感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有机的结合,以可发生关-开环反应的罗丹明螺内酰胺衍生物用作双功能荧光探针的荧光识别载体,将新型离子液体及新型介孔材料SBA-15 用作双功能荧光探针的分离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集清除和富集检测功能于一体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同时实现了对环境毒性重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和清除。. 2012-2015年共发表标注基金号的SCI源刊论文4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33篇,包括Nature Protoc. 1篇, J. Am. Chem. Soc. 1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CS Nano. 1篇,Anal. Chem. 14篇,Chem. Commun. 6篇, Acc. Chem. Res. 1篇等。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谭蔚泓、张晓兵、俞汝勤、沈国励)获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张晓兵于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用于痕量草甘膦检测的荧光探针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重金属离子检测及细胞成像双功能SBA-多吡啶钌荧光探针的构建
用于肿瘤干细胞miRNA检测和酶切的双功能自组装杠铃探针体系的构建及初步应用研究
面向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的MOF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