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感应淬灭机制干扰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40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张晓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凤军,张艳,姚婕,刘申,刘星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aiiA
结项摘要

随着细菌耐药性日益加剧,迫切需要发展新的药物来治疗细菌性感染,而抗病原菌毒力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群体淬灭是以病原菌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为靶标,通过干扰和破坏病原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可以有效的削弱病原菌的致病力。AiiA蛋白为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水解酶,本研究以aiiA为目的基因构建载体,并转化到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菌株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的临床分离株,分析转化前后铜绿假单胞菌aiiA表达、AHL含量以及对动物感染能力、毒力因子表达、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药基因表达以及抗生素敏感性是有存在显著性变化,以说明AiiA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耐药性的影响,揭示铜绿假单胞菌受群体感应调控的致病性基因致病机制,为后抗生素时代如何防治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性提供临床试验依据,为耐药细菌生物防治提供可能。

项目摘要

随着细菌耐药性日益加剧,迫切需要发展新的药物来治疗细菌性感染,而抗病原菌毒力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群体淬灭是以病原菌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为靶标,通过干扰和破坏病原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可以有效的削弱病原菌的致病力。.本课题在国家自然基金(81071408)资助下以群体淬灭机制干扰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生物膜形成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揭示群体感应调控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生物膜形成和抗生素敏感性变化的机制。AiiA蛋白是一种内酯酶(AHL-Lactonase,简称AiiA蛋白),具有降解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的特异性水解酶,本课题以aiiA为目的基因构建穿梭载体并转化铜绿假单胞菌,分析转化前后铜绿假单胞菌aiiA表达、毒力因子的变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变化以及对常用抗生素抑菌圈直径的变化。.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aiiA基因克隆至穿梭载体并转化至PAO1和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 Western blot显示AiiA 蛋白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正确表达。比较转化前后铜绿假单胞菌的变化,取得了如下结果:(1)AiiA表达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没有受到影响。(2)aiiA 表达菌株毒力因子的含量明显少于野生型株和空载体转化对照株:①弹性蛋白酶活性降低;②绿脓素含量显著性降低,随时间增加没有明显变化;③外毒素A含量显著性降低;④鼠李糖含量显著性降低⑤aprA、toxA、LasB三种毒力因子mRNA转录水平明显受到抑制(3)AiiA表达的铜绿假单胞菌群游运动明显受到抑制。(4)AiiA表达的铜绿假单胞生物膜形成受到影响:生物膜结构明显受到抑制,而且膜内包被的细菌数量大大降低(5)表达aiiA基因的重组PAO1抗生素抑菌圈直径扩大,而且表达aiiA基因的重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降低。.aiiA基因转化至铜绿假单胞菌后,降解了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并没有影响细菌的生长,但细菌的致病性显著性降低,而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影响,对常用抗生素抑菌圈直径扩大。这也说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调控该菌的致病性、生物膜的形成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3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4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01
发表时间:2021
5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0.18.006
发表时间:2020

张晓兵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97503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7202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50500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0026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0326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112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7703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乳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干扰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170009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高梦
学科分类:C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小分子信号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

批准号:3100004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梁海华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铜绿假单胞菌PA2010调控PQS群体感应系统的机制及其功能研究

批准号:3170006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谷奎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相关新基因功能的研究

批准号:3057008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乔明强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