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患者总数居世界第一,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帕金森病缺乏有效药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贴切模拟PD临床变化的理想模型。α-突触核蛋白是与PD关系最密切的蛋白,许多学者提出"以α-突触核蛋白为治疗靶点"的观点,但目前尚无以α-突触核蛋白为靶点的系统模型进行抗PD药物的研究。基于PD发病的多因素性,具有多靶点功效的传统中药在治疗PD方面很具优势。前期工作已证明传统中药远志提取组分P6具有抗鱼藤酮损伤的功效,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1)拟结合现代生物学新技术,从α-突触核蛋白的过表达、突变、异常修饰及截断体等多方面,在分子、细胞、动物三种水平上建立以α-突触核蛋白为靶点的系统模型,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PD新药提供崭新平台;(2)筛选远志组分P6中具有抗α-突触核蛋白损伤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神经保护机制,以期发现有较强活性的抗PD药物。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患者总数居世界第一,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帕金森病缺乏有效药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贴切模拟PD临床变化的理想模型。α-突触核蛋白是与PD关系最密切的蛋白,许多学者提出“以α-突触核蛋白为治疗靶点”的观点,但目前尚无以α-突触核蛋白为靶点的系统模型进行抗PD药物的研究。基于PD发病的多因素性,具有多靶点功效的传统中药在治疗PD方面很具优势。前期工作已证明传统中药远志提取组分P6具有抗鱼藤酮损伤的功效,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经过三年的研究,本项目已完成以下工作:(1)从α-突触核蛋白的过表达、突变、异常修饰及截断体等多方面,在原核体系表达并纯化了α-突触核蛋白野生型及A53T、E46K和A30P蛋白,建立的分子水平的模型;在真核哺乳动物细胞建立了α-突触核蛋白野生型及A53T、E46K和A30P稳定过表达细胞株,建立了细胞水平的模型;同时构建了α-突触核蛋白慢病毒包装载体,通过感染脑组织,建立了α-突触核蛋白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由此在分子、细胞、动物三种水平上建立以α-突触核蛋白为靶点的系统模型,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PD新药提供崭新平台;(2)利用上述模型,筛选远志组分P6及其它产物中具有抗α-突触核蛋白损伤的活性成分,获得活性化合物1个,该化合物能够对抗α-突触核蛋白对PC12的损伤,同时也能够对抗去血清及鱼藤酮对PC12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取得的成果:(1) 发表文章16篇,其中SCI收录的文章8篇;(2)申请专利3项,(3)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生2人;(4)参与建设的团队获得中华医学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总之,我们已经超额完成申请书中的任务内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孤独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以α-突触核蛋白为靶点的抗帕金森病创新药物的基础研究
以beta-分泌酶为靶点的药用芦荟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以PDF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建立
基于TNF-α为靶点的海蛇蛇毒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