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髭蟾属角质刺性二态的形成及进化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040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吴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军,张玮,魏世超,郭越,付超,高蕾,殷子旋,沈星,曹阳
关键词:
激素通路比较基因组学适应性进化性别选择性二态
结项摘要

Sexual dimorphism, which refers to any phenotypic difference between sexes of one species,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pecies’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It is one of the hotspot issues in the fields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Many amphibians are known to develop sexual dimorphic traits during breeding season, yet it has seldom been studied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se traits. Some species of Leptobrachium genus possess male-specific keratinized spines with seasonal development, whereas other species of this genus do not show this trait. Thus, Leptobrachium species provide an ideal taxon for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al and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sexual dimorphism. We have found that spines’ siz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ody size, and hormone pathways related genes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xpressions between breeding and post-breeding period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t roles of hormone pathways in developing spines.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ly dimorphic spines is correlated with hormone pathways and this trait has experienced rapid evolution.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will combine the phenotypic analyses, physiological detection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methods to 1)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ic differences of spines among Leptobrachium species, 2) tes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ines’ development and hormone pathways, 3) detect differences of genomic structure between sexually dimorphic and sexually monomorphic specie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we aim to test the hypothesis of shaping sexually dimorphic spines and to further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pines evolution.

性二态是指同一物种的不同性别具有不同表型的现象,它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是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两栖动物在繁殖期具有性二态特征,但很少有关于其形成及进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拟髭蟾属的部分物种具有雄性特有的角质刺结构,且呈现季节性的“生长-脱落”变化,而部分物种不具有这种结构,是研究性二态形成与进化的理想类群。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角质刺大小与身体大小显著正相关,且激素通路基因在生长与脱落阶段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暗示激素通路在角质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提出假设:拟髭蟾属角质刺的形成与激素通路有关,该性状在属内经历了快速进化。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项目拟用表型分析、生理检测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拟髭蟾属:1)不同物种角质刺的表型差异;2)角质刺的形成与激素通路的关系;3)性二态与性单态物种的基因组结构差异,进而验证角质刺形成的理论假设,揭示角质刺进化的分子机制。

项目摘要

为了研究拟髭蟾属特有的角质刺性二态形成及进化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野外表型观测、比较基因组分析以及转录组基因表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角质刺表型的进化规律、角质刺表型变异相关的基因组差异以及角质刺形成的分子调控通路。研究发现,角质刺起源于原髭蟾与其他髭蟾的共同祖先,并在腾冲拟髭蟾和华深拟髭蟾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二次丢失。在拟髭蟾属物种的进化过程中,编码角蛋白的中间丝蛋白家族发生了多次扩张,而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家族也在不同物种发生了特异性扩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串联复制形成的毛发角蛋白基因、神经配体受体互作通路、性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以及Wnt通路在角质刺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支持了角质刺性二态的激素调控假说,鉴定了一系列与角质刺形成相关的基因及通路,系统性地揭示了拟髭蟾属角质刺形成及进化的分子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吴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74711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0347025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168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706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257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57122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7704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1062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31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042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508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063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254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6056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37109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93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156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032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3700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47044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145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拟髭蟾亚科两栖类的系统发育及其分化机理

批准号:3027017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饶定齐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山流石滩紫堇属植物伪装色彩的地理分异及叶色二态性的进化

批准号:3167021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牛洋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第四季冷暖交替对崇安髭蟾分布的影响

批准号:3090013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郑渝池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光合基因进化探讨中国石斛属植物CAM途径形成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90026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牛志韬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