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主-从无约束辅助行走训练中生物反馈信息的量化表征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503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王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长安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延苏,张懿璞,王爱民,何运来,凌晔华
关键词:
步态康复机器人肌电生物反馈
结项摘要

Although rehabilitation process helped by robotic-assisted has advantageou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anual-assisted rehabilitation for SCI (spinal cord injury), or stroke patients, lack of bio-feedback usually make patients move passively during walking training other than spend their muscle power. In order to identify “active”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assessment of impaired walking is required to detect, monitor and quantify the bio-feedback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is project works on the detection of multi-signals on lower limbs to qualify various movement disorders. As EMG signal is directly linked to muscle activation and gait pattern, the activation sequence and amplitude of EMG signals on lower limbs will be collec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alternations of muscle activation within the phases of the gait cycle will be highlighted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bio-feedback in time/spatial aspec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quantification of bio-feedback provided with valuable gait information at the end will link to the functional impact of external assistance that can be used to target and defin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both during therapy sessions as well as in conjunction with aids and devices assisting rehabilitation efforts through intelligent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The rehabilitation walking training with help of “assist-as-needed” exoskeleton robot will encourage patient to move their legs and regain correct muscle pattern by repeating the correct gait patter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n the activation will gradually call back the walking ability from poor functional gait which ha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meanings and potential implementations in engineering.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用于脊椎受损或中风病患等的康复训练,相较于人工辅助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患者机能信息反馈手段的缺乏,辅助康复训练易使患者过分依靠设备驱动力,从而丧失自身持久有效的“主动”施力训练。本项目通过采集遍及双腿关键位置的表面肌电信号(EMG),实时表征多种典型行走方案下肌肉群组机能的活跃程度,分析人体行走步态信息和肌肉的激发序列与强度,探索步态周期在空间和时间变化下生物反馈机能的改变规律,实现人体关键信号反馈的有效提取和表征,以及个体信息差异的标称方法,最终实现用于人机互动接口的辅助力预估和控制,从而达到自然而无约束地更正人机协作模式,渐进有效地矫正步态,并调动神经可塑性达到最佳状态的目的,为康复机器人的主-从智能控制策略及其在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本项目旨在针对下肢瘫痪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生物反馈从而过度依赖康复机器人外骨骼辅助力,而减少自身肌肉群组主动施力,仅仅被动跟从训练的问题,通过实时表征肌肉群组机能活跃程度,作为人机神经感知接口的反馈与控制信道,从而达到自然而无约束地更正人机协作模式,渐进有效地矫正步态,并调动神经可塑性达到最佳状态的目的,为康复机器人的主-从智能控制策略及其在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所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为:.1.设计一套下肢肌电采集的实验可行方案,以下肢主要七条肌肉为采集对象,设计了控制不同步幅的行走实验方案,实现EMG信号多样本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量化。.2.研制完成了一套微小信号肌电采集设备,以贴片电极为采集终端,同时研制一套足底力采集设备配合肌电设备,标称化步态周期不同阶段,实现从肌电和足底力中感知、重建、处理并获取人体步态和肌肉触发序列场信息的目的。.3.研制了康复外骨骼人机控制的智能接口,配合可移动的动态减重悬吊和外骨骼机械腿,应用肌力测评等级,探讨EMG信号转换成康复训练中主动施力的衡量标准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本项目突破了生物反馈量化表征的个体差别,根据差异性分析,小腿前侧肌对正常和病患步态区分度最高,进而提出了针对小腿前侧肌的多种信号处理方法作为诊断甄别病患步态的重要标准和依据。.项目组结合肌电、足底力等多种生物信心信号反馈及其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6篇,其中《IEEE Access》、《Journal of Sport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Applied Optics》等SCI检索学术期刊论文11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5篇(EI收录5篇,邀请报告2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名;。项目组通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主流国际会议、邀请国外专家访问以及受邀到国内相关院校作专题报告等方式,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DOI:10.13956 /j.ss.1001-8409.2018.07.26
发表时间:2018

王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0220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358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029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219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420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115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255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054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220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1164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6047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0094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0123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47209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0215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97214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295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6008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800577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6047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0155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322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179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84500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6023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89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0708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7221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0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0710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0315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6055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081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0117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0209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0218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0315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165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290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16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针对痉挛期偏瘫患者的神经康复机器人训练技术及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U161320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季林红
学科分类:E0501
资助金额:265.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可穿戴下肢康复运动辅助外骨骼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U181321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曹广忠
学科分类:F0309
资助金额:27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康复机器人主被动运动协调及其应用

批准号:5077508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熊蔡华
学科分类:E050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辅助老年行走的内穿型柔性助力外骨骼

批准号:U161320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融亦鸣
学科分类:E0507
资助金额:265.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