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中医药整体观和系统生物学为指导,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为切入点,选择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的经方血府逐瘀汤以及现代方复方丹参方等为研究载体,首次建立化学成分缺失/捕获-谱效表征技术,开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整合作用研究。包括①在组成复方全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中药复方全成分中缺失成分、缺失该成分后剩余部分以及全成分的活性变化,判断各成分对整体活性的贡献度,发现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群;通过整体药效表征等方法,确证发现的药效物质群可表征原方药效;②从中药复方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体内过程变化及多靶标协同/交互作用三个不同层次阐明中药复方整合作用模式与配伍规律。本项目的特色在于:分析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整合作用、配伍规律时,立足于中药复方全成分和作用的有机体整体,在研究目标成分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复方中其他成分(包括复方的基质背景)的贡献度,因此本研究符合中医药的整体作用特点。
本项目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依托建立的化学成分缺失/捕获技术以及中药复杂成分群体内外表征方法,以复方丹参方等为研究模板,建立了中药复方“等效成分群”研究平台,提出了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量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探索并阐释了“等效成分群”多成分作用模式。在项目实施中,进一步完善精准定向和自动捕集制备系统,实现中药复方中“目标组合成分”及缺失“目标组合成分”剩余部分的无损制备;通过等效性评价方法,以经典药效指标和组学整体纠偏作用,评估目标组合成分对复方整体药效的贡献;通过反馈筛选模式,直至从复方中发现和确证能基本达到原方整体药效的成分组合;结合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探讨了多成分相互作用模式。以从复方丹参方为例,发现了一个与原方抗心肌缺血药效相当的成分组合,该组合由18个成分组成,其结构明确、含量清楚、比例固定,含量占原方的15.01%,这些成分通过协同或加合的作用模式协同起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银屑病血燥证“燥湿互化,湿毒内生”研究养血解毒方对Stat3介导的γδT-K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基于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复方药效活性物质间的协同作用及机理研究
基于整合指纹谱与代谢网络变化的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及效应成分量比研究
多效中药黄芪的定向药效化学成分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和谱效表征的栀子大黄汤保肝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