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而病毒感染引发的动物肺部免疫病理损伤是导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应用高效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缓解动物病情、减少死亡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广泛运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炎活性较强,但不良反应多。我们在抗流感病毒药物筛选中发现,蟾酥总内酯对感染禽流感病毒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体外没有直接抗病毒活性。基于蟾酥内酯的化学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十分相似,我们推测这类化合物的抗病毒感染活性可能源于其较强的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受体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点。.本项目旨在分离得到大量该类化合物,并阐明它们对动物病毒性肺炎的抑制活性及生物毒性,通过研究蟾酥内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活性并分析重要炎症介质的释放及表达,确定这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其抗炎机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抗炎活性化合物,为治疗动物严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动物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频繁爆发,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严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证明,病毒感染引发的动物肺部免疫病理损伤是导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应用高效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缓解动物病情、减少死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抗炎新药开发成为目前国际医药界的前沿研究领域。从丰富的中药资源中寻找新型高效抗炎药物是抗炎新药研究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对蟾酥的抗炎活性及其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分离方法,从蟾酥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蟾酥二烯内酯类化合物,重点研究了蟾酥氯仿萃取物、蟾酥乙醇提取物及几种主要内酯类化合物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蟾酥氯仿萃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在浓度≥100 μg/ml时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蟾毒灵和日蟾毒它灵在浓度≥50 μg/ml时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在巨噬细胞中,蟾酥乙醇提取物、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蟾毒灵能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NO和TNF-α含量的升高。RT-PCR实验表明,这些药物能抑制iNOS、COX-2、TNF-α、IL-1β、IL-6 等与炎症相关的蛋白或细胞因子的mRNA的转录。通过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脚趾肿胀两种动物炎症模型证实了华蟾酥毒基和蟾酥乙醇提取物体内具有显著抗炎活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华蟾酥毒基和蟾酥乙醇提取物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生成iNOS和COX-2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两种药物对LPS刺激诱导的NF-κB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初步揭示了蟾酥抗炎的作用机制。 . 为减少蟾酥脂溶物毒性,并获得持续的药效,本项目成功制备了蟾酥脂溶物的聚乳酸缓释微球,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此外,本项目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了蟾蜍内酯类化合物口服给药后在大鼠血浆中的成分及其代谢物。. 此外,本项目首次发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炎活性及抗流感病毒作用。本项目还对苹果多酚、茶多酚、黄芩苷、清开灵、双黄连等植物单体或中药复方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研究。. 在本项目经费资助下,发表科技论文6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蟾酥水溶性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流感病毒性肺炎致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清热解毒中药的干预作用
基于钠离子通道的中药蟾酥镇痛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熊胆药效成分抗流感病毒侵入的转录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