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HPV与宿主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癌症发生。本课题组前期以HPV整合及宿主拷贝数变异(CNVs)为生物学指标,筛选出5p15及该片段内的关键基因TRIO;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TRIO在HPV整合及宿主遗传两方面的致癌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本项目拟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准确分析5p15中HPV断裂部位、整合位点;利用锌指酶打靶技术定点整合HPV,进一步靶向封闭TRIO,观察封闭前后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并在模式生物中模拟该生物学过程;在体外模型中转染TRIO各突变体慢病毒载体;借以阐明HPV整合与TRIO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课题从HPV和宿主两方面入手不仅可丰富宫颈癌发生理论,还可根据HPV在5p15的整合及TRIO的变异预判高危人群,并进一步通过靶向TRIO恢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为实现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宫颈癌发病率占妇女肿瘤中的第二位。虽然已知HPV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但是80%-90%HPV感染者均会好转,仅有少部分人会最终进展为宫颈癌。因此,推出HPV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癌症的发生。本课题组前期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CGH)筛选出候选基因,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TRIO基因在宫颈癌的扩增。另外本项目还在较大的临床样本中验证TRIO基因的表达以及评估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在深入机制方面,通过挖掘TRIO前两个功能域下游两条相对独立的通路,发现TRIO基因的扩增通过形成侵袭性伪足以使宫颈癌细胞达到侵袭转移的目的。但是TRIO的过表达与侵袭性伪足形成之间的具体机制部分仍有待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宫颈癌中HPV16整合至3p14位点的鉴定及其在宫颈癌发生中的致病机理研究
HPV整合和RARB2基因沉默在宫颈癌中相互作用的表观调节机制研究
用多组学方法研究HPV整合介导的宫颈癌发生机制
ING4在HPV持续感染致宫颈癌发生中调节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