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砷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这一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根据砷超富集植物普遍感染菌根的特点,开展AM菌根对蜈蚣草等超积累砷植物富集土壤砷的作用与机理的创新研究,为全面阐明自然条件下砷超积累植物的富集机理和提高调控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砷超积累植物与AM菌根菌的共生效用仍是空白,需要进行创新性和基础性研究。首先要调查我国砷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的AM真菌多样性,并筛选出在砷污染环境中耐性强并与砷超积累植物形成稳定并高效的AM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在田间和控制条年间下所筛选菌株的侵染时空动态;利用隔网分室技术、玻璃珠菌丝培养技术和转移tDNA根器官-AM菌双重培养等技术,区分AM菌对宿主植物富集砷的贡献,量化AM菌丝对砷的吸收、运输和富集潜力。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不同磷砷浓度的梯度组合,探讨这两个化学性质相似元素的相互影响,进而揭示砷超积累植物中AM菌根菌对磷/砷关系的协调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Carrier-free"概念构建的高载药量的主动靶向双药纳米纤维递药体系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砷超富集植物根际对土壤中砷的活化效应与调控
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根际植酸-植酸酶的生物界面过程与机制
超积累植物根际土壤锌和镉释放机理的研究
北温带污染水源缓冲带植物-菌根-根际微生物净化功能及修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