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出行的大城市“日常生活单元”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7825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郭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耿虹,贺慧,高健智,王宝强,单卓然,陈佳,程梦,阳文琦,毕瑜菲
关键词:
模式日常生活单元低碳出行交通与土地利用优化
结项摘要

At present, it is the model optimization of the big city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aimed at the daily travel demands of people, that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to advance the low-carbon travel rate. The middle-level research of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daily life unit” is just in its starting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studies of micro-level and macro-level. The research take the multi-nomial Logit (MNL)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low-carbon travel mode and multi elements of “the daily life unit” due to the spatial-temporal trave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ogit model, the elements that mainly effect on the low-carbon travel mode choices can be selected out. Afterward, refer to the related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 the measure index,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threshold value of “the daily life unit” will be concluded, considering the function fulfillment and space accessibility. The research will build three typical initial models of the traffic and land use of "the daily life unit". After that, it will assess the three models with low-carbon travel models and time consumption to identify their reasonable scales and standard patter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After compa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tandard patterns in main indicators and structure, the further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will be came out. The research is aiming to provide the refined planning guidelin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for “daily life unit” based on low-carbon travel.

当前,针对居民日常出行需求的大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已成为提升低碳交通方式出行率的重要途径。相对城市宏观空间与微观街区层面的研究而言,在大城市地域空间中观次结构——“日常生活单元”层面进行的相关研究才刚起步。研究基于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时空特征,采用多项Logit(MNL)模型定量分析“日常生活单元”的多要素构成对低碳出行方式的作用机理,筛选影响低碳出行方式选择的主导构成要素;参考相关规范与标准,基于功能满足度与空间可达性目标提出“日常生活单元”的测度指标、建构标准与阈值;构建三类典型“日常生活单元”交通与土地利用初始模型,以低碳出行方式—时耗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模型评估,以确定三类“日常生活单元”的合理尺度及交通—土地利用标准模式;结合三类单元现状模式与标准模式在主导构成要素指标及结构上的对比,提出进一步的优化策略。为低碳出行的城市“日常生活单元”交通与土地利用建设提供精细化规划指引。

项目摘要

当前,广泛存在的“大城市病”带来了城市空间运行效率的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通勤出行分布的城市空间要素布局优化已成为提升绿色低碳交通出行的重要途径。研究借助多源数据,分析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职住空间动态特征,从三个层面揭示了大城市空间结构与通勤行为、通勤中心分布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通勤圈的识别方法,在对通勤圈的圈层结构、内部构成及外部形态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剖析了基于通勤圈的通勤强度空间分布、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布局与运行特征之间的关联及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中心城区通勤圈空间分布呈以“通勤中心”为核心、相对集聚的“多中心”结构;通勤圈的内部结构呈圈层式扩张,且“飞地”和跨区通勤现象明显;随着通勤圈空间范围扩大,职住偏离指数、主要土地使用要素指标与交通环境要素指标均随之降低;通勤圈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其内部用地构成、用地混合度及通勤走廊主导交通方式的运送速度和效率;交通方式系统供给与基于通勤圈的内部通勤、跨区通勤及其他无关通勤等三类通勤出行需求的“错位”布局降低了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运行绩效。.以现有武汉中心城区用地——交通模型为基础,参考轨道交通线网增加和用地完善两种要素变化情景模拟对通勤圈交通运行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增加,武汉市整体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比重逐步升高,小汽车出行和步行出行比重呈下降趋势,平均出行距离大致不变,平均出行时间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逐步缩短;轨道交通线路增加对于各通勤圈内部出行的影响程度与轨道交通线路与通勤圈的相对距离有着密切关系,即相对距离越近,影响越大;用地布局的改变对通勤圈整体而言,表现出平均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均有所减少。.基于上述通勤圈空间要素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机制,建构了绿色低碳导向的通勤圈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提出了以准确识别通勤圈空间分布与内在结构为基础,优先完善其内部交通系统组织、适度拓展其跨通勤圈客流通道以逐步扩大通勤圈服务范围、审慎发展快速路系统的面向大城市空间运行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以推进绿色低碳的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体系协调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郭亮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80609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7105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00303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545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0151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0518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848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520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521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0543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7139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002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0039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165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608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160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080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324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10700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0531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143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0302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0229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0060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6038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63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007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7303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71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低碳目标的城市多模式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及组合出行路径优化方法研究

批准号:7150116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崔冬初
学科分类:G0107
资助金额:17.4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个人交通碳交易机制设计与居民低碳出行决策优化建模及应用研究——基于心理账户视角

批准号:7190403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遥
学科分类:G04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城市交通参数-家庭交通碳排放模型的西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批准号:5117805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元庆
学科分类:E08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分布特性及优化研究

批准号:7107101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四兵锋
学科分类:G010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