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至今尚未在亚洲大陆进行大量测量的臭氧生成效率(OPE)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位于具有强太阳紫外(UV)辐射背景的青藏高原拉萨城区作为观测场所,拟通过O3、NOx、NOy和CO浓度的现场连续观测,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和细颗粒硝酸盐的采样观测,并借助气象资料,获取不同条件下可靠的OPE值,同时研究该值与关键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区域性光化学O3污染问题是我国和一些欧美国家的主要空气污染问题之一,也是关系到对流层O3收支的大气环境问题。拉萨市是近年来机动车显著增长的西部高原城市之一,其光化学污染现状和潜在的影响尚未得到研究和有效的评估。由于OPE是良好的O3对NMHC和NOx敏感性的指示器,可靠的、基于测量的OPE数据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拉萨市的光化学污染特征,也对于潜在的O3控制对策的制定很有帮助。此外,可靠的OPE和配套观测数据可直接用于验证和改进光化学模式,有助于研究区域和全球尺度O3问题。
在拉萨地区进行了以臭氧生成效率为主题进行观测研究,通过对O3、NOx、NOy和CO浓度及相关气象要素等连续3年的观测,研究拉萨地区臭氧污染现状及评估潜在的风险。结果表明,拉萨市的能源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比1998年,污染物气态浓度显著升高,一次污染物出现了明显的早晚峰值,夜间一次污染物浓度高,NOx,SO2和CO小时浓度均值可超过390 ppb, 30 ppb 和6.0 ppm。相比1998年,拉萨城区臭氧的平均日变化出现以下特征: 最低值出现时间延迟了1-2个小时左右,跟交通早高峰相一致;午后臭氧持续出现高值,且比1998年的均值高出10ppb以上,改变了西藏地区地面臭氧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臭氧的光化学生成特征显著,可在全年,特别是秋冬季频繁出现短时臭氧高值(>100 ppb)的现象。因此,拉萨城区存在显著的臭氧光化学污染潜势。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旦污染排放出现大面积的积累,拉萨河谷地区光化学污染可能会很严重。从香格里拉和瓦里关大气本底站观测的结果来看,高原地区臭氧年增长率为>+0.20ppb/yr。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华北区域本底大气臭氧生成效率观测研究
南极中山站地区大气臭氧特征的观测研究
青藏高原臭氧光化学生成观测与模拟
华北典型地区气溶胶影响臭氧浓度的观测和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