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状体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在大蹼铃蟾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0188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向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盛安,王严戒,江萍,郭小龙,严超,周凯峰
关键词:
炎症小体非晶状体晶状体蛋白大蹼铃蟾三叶因子抗感染免疫
结项摘要

The amphibian skin is a multi-function organ, and the secreted proteins and peptides of the skin are pivotal for deserting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 novel protein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from the skin of Bombian maxima, which is an Anura amphibian with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southwest China. The protein complex consists of one betagamma-crystallin subunit and two trefoil factor subunits. The protein complex was named as betagamma-crystallin and trefoil factor complex, and abbreviated as betagamma-CAT. Based on the murine macrophages, we found that betagamma-CAT was able to activate the inflammasome, which is a multiprotein oligomer consisting of caspase 1, PYCARD, and NALP. Inflammasome is present in many types of cells and is a component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betagamma-CAT was able to activate inflammasome in Murine macrphages at low concentration. By activating inflammasome, betagamma-CAT induced the secretion of interleukin 1beta by murine macrophages. Further research revealed that betagamma-CAT could also activate the inflammatory caspase-1 in Bombina maxima dermal fibroblast cells. Due to these findings, the following work is decided to be done in this project: (1) the type and the mechanism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y betagamma-CAT, including the involvement of betagamma-CAT endocytosis in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2) the physiological role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y betagamma-CAT in skin immunity, mainly defensing against microbial infection. The research in this project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amphibian skin immunity, but also provide the new methods and clues to elucidate the function of the betagamma-crystallin family.

对两栖动物皮肤分泌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两栖动物生理的理解,也可以为解释分泌蛋白哺乳动物同源物的生理功能提供帮助。我们从我国西南特有的两栖动物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全新的非晶状体betagamma-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即betagamma-CAT。以小鼠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发现betagamma-CAT可以激活一类全新的天然免疫启动复合物即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大蹼铃蟾自身为研究对象:1)探讨betagamma-CAT激活自身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炎症小体类型与机制;2)在整体动物水平探讨betagamma-CAT激活炎症小体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两栖动物免疫的认识,同时为非晶状体betagamma-晶状体蛋白这类功能几乎完全未知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项目摘要

本项目经过2014年-2016年三年的执行期,基本上按照计划进行并开展了计划书中所列出的主要内容。在项目申请时打算:1)探讨βγ-CAT激活自身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炎症小体类型与机制;2)在整体动物水平探讨βγ-CAT激活炎症小体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拟通过这些研究为晶状体类似蛋白和孔道形成类似蛋白的功能提供新的线索。在以大蹼铃蟾自身为研究模型时发现βγ-CAT在受到细菌感染后表达上调。注射βγ-CAT可以促进大蹼铃蟾的抗感染免疫。βγ-CAT在接触到大蹼铃蟾的腹腔免疫细胞后,会迅速被细胞内吞并运输到溶酶体,其在膜上形成的孔道会引起溶酶体的不稳定性增加,并由此促进溶酶体内的Cathepsin B释放到胞浆中,胞浆中的Cathepsin B则可以诱导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以及下游的Caspase-1活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快速分泌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招募则可以加速感染微生物的清除。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βγ-CAT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可能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于2014年发表于PNAS,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故事文章。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孔道形成毒素类似蛋白/孔道形成蛋白参与了众多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如细胞焦亡(pyroptosis),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等。说明对包括βγ-CAT在内的可以形成孔道的毒素类似蛋白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包括:(1)两栖动物细胞传代次数受限,实验规模难以扩大;(2)两栖动物的冬眠期实验结果不稳定。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会进一步完善大蹼铃蟾作为实验动物的各项基础性研究,另外,鉴于βγ-CAT类似的蛋白存在于众多模式生物如秀丽隐杆线虫和斑马鱼中,也考虑同时在模式生物开展这类蛋白的功能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向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80050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914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64912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8147244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57113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289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317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111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183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6058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263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7109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77107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53802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96.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107911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378015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278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27510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6045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38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4714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6032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802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271356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6034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275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235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7194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00179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17114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0600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9378021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7.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371054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5.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06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000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00503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非晶状体betagamma-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在大蹼铃蟾皮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

批准号:3087030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云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非编码RNA在大蹼铃蟾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3156059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赵锋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大蹼铃蟾皮肤三叶型蛋白结构与功能及其血小板活化机制

批准号:3057035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云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蹼铃蟾三叶因子(Bm-TFF2)在对其自身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0172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勇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