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外科最常见而又难治的一种疾病,其中慢性无细菌性前列腺炎( CNBP)发病率占CP发病总数的90%~95%,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项目组在多年临床经验实践中总结出针刺"三阴穴"治疗CNBP的方法,在临床疗效肯定和机理研究有所发现的基础上,拟通过对针刺治疗CNBP临床常用选穴和三阴穴进行评价和对比观察,借助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最新研究方法和技术,从前列腺组织、尿液和血清特征代谢物谱表达途径探讨不同配穴和药物治疗CNBP的机制和效应差异,初步解析针刺三阴穴对CNBP异常代谢的特异性调节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揭示前列腺炎病变的特征代谢物谱改变,以获得新的更为适合中医学特点的疾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指标谱系和标志物集群,为针灸效应特异性研究、脏腑病证治疗和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体系。
目的:利用HPLC/MS联用等技术探讨针刺“三阴穴”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BP)大鼠血清、尿液代谢物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捆绑对照组、CNBP模型组、舍尼通治疗组、“三阴穴”针刺组和常规取穴针刺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各组造模处理;药物组以舍尼通灌胃治疗;二针刺组分别予常规取穴(冲门、气冲、会阴穴)和三阴穴(左夹阴、右夹阴、重阴穴)针刺治疗,隔日治疗一次,10周后收集大鼠尿液、血清进行代谢物谱检测。通过对比各组大鼠血清、尿液差异代谢谱峰,即为各组相关的特异性代谢产物。.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质谱峰图分析相比,有共有峰8个;捆绑组与空白组相比,新出现峰4个,消失峰1个,在9个共有谱峰中,其中1号峰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捆绑组相比,新出现峰1个,消失峰3个,共有谱峰10个,其中14号峰峰面积有差异(P<0.05);舍尼通组与模型组相比,消失峰1个,共有谱峰10个,峰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三阴穴”组与模型组相比,新出现峰3个,消失峰1个,共有峰9个,其中6号峰面积有差异(P<0.05);常规取穴组与模型组相比,新出现峰3个,共有峰10个,其中6号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阴穴”组与常规取穴组相比,新出现峰2个,常规取穴组新出现峰4个,两组10个共有峰中,其中4号峰面积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各组大鼠尿液质谱峰图检测分析:捆绑组和正常组相比,新出现峰2个;消失峰1个;模型组和捆绑组比较,有1个峰消失,3个峰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三个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共有峰3个,有3个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出现峰1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常规针刺组与舍尼通组相比,共有峰5个,有4个峰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阴穴组与舍尼通组相比,共有峰5个,有4个峰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阴穴组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有3个峰峰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尼通和针刺治疗对CNBP大鼠代谢物谱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针刺对血清和尿液代谢物谱的影响较舍尼通作用更为明显;两种针刺法防治CNBP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其调节的部分代谢产物有所不同;三阴穴对部分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药物组及常规取穴治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针刺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蛋白差异表达的研究
合募配穴对胃溃疡大鼠代谢物谱表达调节的研究
热补针法对RA模型家兔代谢物谱表达调节的研究
针刺联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