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类仔稚鱼期消化道发育不完善,是导致开口期死亡率高以及转换微粒饲料困难的原因之一。促进仔稚鱼胃肠道发育成熟、完善其消化吸收功能,是解决仔稚鱼顺利转饵的一个途径。精胺是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幼龄动物口服精胺可促进其消化道提前成熟。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精胺促进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很少,尤其对精胺促进仔稚鱼消化道发育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尚属空白。本项目以半滑舌鳎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精胺及延续时间,研究其对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进程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探明精胺促进消化道发育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其对胃肠道内分泌激素以及消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从酶活指标、mRNA表达量、内分泌激素三个层面探讨精胺调节半滑舌鳎仔稚鱼消化道发育的分子生物学与内分泌机制,为实现海水养殖鱼类顺利转饵提供思路,为其苗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本课题利用精胺可促进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以半滑舌鳎为研究对象,通过口服精胺,研究其对仔稚鱼生长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结果如下:(1)首次获得了半滑舌鳎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的cDNA序列,总长分别为1667bp和879bp,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539bp 和729bp,编码分别为512和242个氨基酸。并对其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进行了分析。(2)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采用丹璜酰氯柱前衍生,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3)以添加0%,0.10%,0.33%精胺的微颗粒饲料(F1、F2、F3)和活饵料卤虫(F4)饲喂半滑舌鳎稚鱼。养殖28d,F4的特定生长率最高,F2组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F1和F3组。F3组的存活率仅为60.27%,显著低于其它各组。F2组在14天和28天时都含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比活力,较低的亮氨酸-丙氨酸肽酶比活力。F2组微绒毛长度和黏膜厚度都显著大于F1和F3组。28天时,F2组鱼体内含有CCK最多,且与F1组有显著性差异,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投喂添加精胺的饲料,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随着饲料中精胺含量增多,鱼体淀粉酶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胰蛋白酶原前体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在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0%的精胺对半滑舌鳎稚鱼肠道发育有促进作用,适量的精胺能够促进胰腺外分泌的功能。(4)用含有0.1%精胺的微颗粒饲料从实验开始分别投喂7天(简称T7)、14天(T14)和21天(T21),剩余时间投喂不含精胺的微颗粒饲料至28天,投喂不添加精胺的微颗粒饲料作为对照。7d各组的干重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14d时T14和T21的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未添加组,但是与T7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1d和28d时的趋势相近,均是T14和T21两组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T7和对照组。28天结束时的成活率是T14和T21高于其他两组。整个项目的研究结果为实现海水养殖鱼类顺利转饵提供思路,为其苗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半滑舌鳎性别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社会因素对半滑舌鳎性别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花生四烯酸对半滑舌鳎性腺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
大黄鱼仔稚鱼磷脂营养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