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组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我国人群携带率高达1/42,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第二位。SMA发病的分子机制是SMA决定基因SMN1基因缺失,同时SMA修饰基因SMN2和NAIP的拷贝数目对SMA临床症状表型的严重程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利用连接酶模板预处理及多重TaqMan实时荧光PCR技术,采用定量检测SMN1/2和NAIP基因拷贝数,以直接分析SMA决定基因和修饰基因是否有缺失、缺失数量、及多拷贝的分子诊断策略,开发一种准确可靠、简单实用、高通量低成本,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规模化检测的"基于SMN1/2和NAIP基因拷贝数直接定量"检测体系,并通过检测一定数量各类型SMA患者,总结此3个基因的不同基因型组合与SMA临床症状表型之间的规律,建立用于SMA诊断及分型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满足当前SMA防治中大规模人群筛查、产前诊断和常规分子诊断的需要。
在本课题研究中,为了通过检测SMA相关基因的拷贝数变化诊断SMA,我们建立了多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CNVplex技术检测SMN1,SMN2和NAIP的拷贝数、同时采用了MLPA技术对这两种技术体系进行精密度、准确度与变异度等方法学的综合评估。为建立稳定可靠的四重单管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我们主要针对SMA的决定基因SMN1,修饰基因SMN2和NAIP设计特异引物与探针,同时选取了与目的基因邻近的一段保守序列作为参比基因。92例经MLPA方法验证的各基因型SMA标本用来评价该体系,检测结果准确性达到了100%。同时所选取的扩增目的DNA序列、引物和探针经实验验证,特异性高,所选择的∆Ct相对定量分析模式能够准确分型,不同目的基因不同拷贝数间的2-∆∆Ct值差异明显,比值间没有重叠。为建立稳定可靠的CNVplex检测体系,我们针对SMN1,SMN2和NAIP基因以及参比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建立并优化SMA检测体系。此外,我们利用MLPA技术对比分析42例SMA患者与212例健康对照的拷贝数变化与基因结构,结果表明中国SMA患者与正常对照的SMN2与NAIP基因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并首次发现了三种异常的基因结构。另外我们还选取了320例含SMA相关基因不同拷贝数的样本进行了荧光定量PCR,MLPA和CNVplex的方法学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自建的四重单管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简单、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这将会对当前SMA防治中大规模人群筛查、产前诊断和常规分子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用基因拷贝数直接定量快速诊断缺失型α-地贫
流感快速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基于LAMP技术的地中海贫血快速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快速高通量的遗传性骨病致病基因检测技术系统的建立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