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林权改革后林农森林经营积极性普遍不高——基于风险和时间偏好的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03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段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奕婧,徐峰,周伟,申津羽,宋振江,李明川,李勇
关键词:
林业政策森林经营效益农户偏好集体林权改革森林经营决策
结项摘要

After th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governments’ expected motivating effect on rural household forest management hasn’t appear. In fact,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s of rural households rely on individuals’ attitudes about risks and benefits, as well as the preference about current benefits (or losses) and future benefits (or losses), namely risk preference and time preference. This study takes behavioral economics a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chooses rural households’ risk and time preference as the study view, carries on tracking survey based on previous rural household data of Sanming, Fujian province to make up 3-year panel data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heterogeneity of rural household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forest management benefit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measures rural households’ risk and time preferences through lottery choice experiments. Furthermore, based on fully consideration of model heterogeneity and robustnes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rural households’ preferences on their three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s (input decisions, forestland transfer decisions and logging decisions) and three forest management benefits (forest output per unit area, timber/bamboo income, and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rough panel regression model, quintile regression model and IV-2SLS regression model. Lastly,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above,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policies.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政府所预期的对林农森林经营的激励效果并未出现。事实上,林农的森林经营决策依赖于个体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即风险偏好)以及对当前收益(或损失)和未来收益(或损失)的偏好(即时间偏好)。本研究以行为经济学为理论指导,选取林农风险及时间偏好的研究视角,基于已有福建省三明市林农数据进行追踪调查构成三年面板数据,研究林农森林经营决策和经营效益异质性的原因。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抽奖选择实验测度农户的风险和时间偏好;进一步,在充分考虑模型内生性和稳健性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分析林农偏好对其三种森林经营决策(投入决策、林地流转决策和采伐决策)及三种森林经营效益(单位面积森林产出、木/竹材收入和森林经营效率)的影响;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林权改的政策建议。

项目摘要

2003年启动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旨在通过有效配置产权确立农户的森林经营主体地位,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但事实表明政府所预期的林权改革激励效果并未出现。森林经营管理过程是不断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决策过程,农户的森林经营决策依赖于其风险的态度,即风险偏好。. 本研究以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为指导,选取农户风险偏好的研究视角,研究农户森林经营决策异质性的原因。在福建省三明市选取了4个县,11个乡,24个村共计480户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理论层面分析农户风险偏好对其森林经营决策的影响机理。第二,通过一般访问法和多元价格彩票选择实验相结合,测度农户风险偏好,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禀赋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第三,通过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农户风险偏好对森林经营决策的影响。第四,分析农户风险偏好对森林经营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大部分农户呈现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的特征。第二,在投入决策上,风险厌恶度越高的农户营林投入意愿和投入额越低。尤其是抚育阶段,风险厌恶度高和损失厌恶度高的农户更不愿意投入;风险厌恶的农户更不愿意投入资本,而倾向于劳动力投入。第三,在采伐决策方面,风险厌恶度高的农户采伐意愿更强,采伐量更多、采伐面积更大,但亩均采伐量更小。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农户采伐时林木的林龄和胸径都较小;风险厌恶的农户更倾向于皆伐的采伐方式。农户的风险厌恶程度会通过影响其投入决策进而影响亩均采伐量。第四,在林地流转决策方面,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农户流转意愿和流转发生率都较低;流转面积比例也较低,更倾向于流转给同村村民或集体,流转期限更短。产权安全性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流入意愿和流入发生率。同时,由于禀赋效应,风险厌恶的农户通常对自家林地赋予较高的价值评价,抑制了林地流出。第五,在森林经营效益方面,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程度更高的农户其木材收入和经营效率均较低,且风险偏好对贫困农户影响更大。. 本研究为研究农户森林经营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并解释了林权改革后农户营林积极性不高和森林经营决策差异化的原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2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3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4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林权改革背景下林农参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行为意愿研究

批准号:7130318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渠美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林权改革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演变及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对其影响研究

批准号:4160161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庄长伟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与政策完善研究——以江西为例

批准号:7126302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朱再昱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模式和绩效的实证分析

批准号:7077300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徐晋涛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