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影响下的村庄空间生产与治理——基于试点示范村的微观探察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117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芮旸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晓琼,赵新正,张健,杨军辉,翟洲燕,李炬霖,张佰刚,马滕
关键词:
项目制空间生产行政村质性研究乡村治理
结项摘要

Regarded as a new governance model,project system is the leading mechanism for state to supply rural public goods and the important manner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expenditure.The model and pilot villages is a class of villages who affected by its most significant.Because the massive project resource importing in a very short time,it would cause changes both in physical space and social relations frequently and become a window for us to glimp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governance and village space.Based on the above,our project intends to refer the “spatial triad”、"three-fold model of rural space” and other conceptual tools to construct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hat how the project system influence the village space production exploratively .And then,along the main line-“(state)governance-(village)space-(village)governance”,we would conduct empirical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model and pilot villages and discuss the spatial effect and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project system in village practice.By doing this ,our study not only undertakes the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about rural settlements space and state &village governance which geography &sociology academia came up with effectively,but also responds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of promoting modern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discipline to stating spatial governance study. Further more ,it would expend the microscopic study field of rural geography and enrich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spatial analysis in small-scale region .

项目制是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主导机制和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式,正广泛而深刻地形塑着乡村地域,被视作一种新的治理模式。试点示范村是受其影响最为显著的一类村庄,常因项目资源短时间内的大量输入而引发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的嬗变,是管窥国家治理与村庄空间关系的窗口。基于此,本项目拟借鉴“空间三元论”、“乡村三重空间模型”等概念工具,探索性地构建项目制影响村庄空间生产的研究框架,进而沿“(国家)治理—(村庄)空间—(村庄)治理”主线,进行不同类型试点示范村的比较实证研究,探讨项目制在村庄实践中的空间效应及其治理优化,既有效对接了地理学界关于乡村聚落空间和社会学界关于国家治理、乡村治理的丰硕研究成果,也响应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开展空间治理研究的学科发展需要,更将进一步拓展乡村地理学微观研究领域并丰富其在小尺度区域社会空间分析方面的理论与方法。

项目摘要

项目制既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外源力,也是当前其他外部要素(资本、主体等)影响乡村空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其作为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主导机制和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式,正在重构乡村地域系统。然而,受其内生的“马太效应”和“树典型”等治理方式的影响,项目资源分配及其空间效应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突出。鉴于此,从项目进村、社会扶贫、资本下乡等多视角出发,管窥外源力影响下乡村空间再生产的过程、效应与机制。主要结论包括:(1)构建了项目制影响村庄空间生产与治理的研究框架,形成了国家级和陕西省省级以上试点示范村的时空数据库。(2)三个相邻但分别为试点示范村、一般村和贫困村的案例比较研究表明,自上而下的项目资源是案例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的主要驱动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一步加剧了其公共空间建设的分化;前者更易获取、也能获取更多财政资金,体现了“造点”等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和村庄内生能力的重要性。(3)贫困村的个案“深描”表明,因社会扶贫政策及机制而进入的包扶单位等外来主体诱发了案例村空间生产主体的重构和项目资源在短时间内的大量输入,显著推动了贫困村社会空间的再生产;不同外来主体参与村庄空间生产的行动能力和逻辑存在差异,但项目都是其形塑空间的核心手段,其中政府领导和部门主导了空间表征的建构和空间实践。(4)“乡村性”消费空间的中观和微观实证分析表明,面向市民对乡村景观、乡土气息等的需求,大都市地区的城市资本或下乡推动原本缺乏经济价值的乡村空间迅速商品化,或进村深度介入自生发展型“乡村性”消费空间的发展,使其分别转型为资本主导型与资本嵌入型“乡村性”消费空间,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研究拓展了乡村地理学研究领域,形成的成果对于村庄构建借力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系统、项目治理与乡建乡治的协同推进、美丽乡村的共同缔造等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5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芮旸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村庄治理约束条件下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微观实证分析

批准号:7100308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朱诗娥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农民创业、村庄公共品供给与“村庄凋敝”治理:机理与实证

批准号:714731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庄晋财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单位制影响下中国大城市学区空间生产的特征、机制与后效研究

批准号:4167115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红波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公共项目治理绩效度量研究:基于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的视角

批准号:7127201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严玲
学科分类:G01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