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 是目前最强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 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作用因子,VEGFR-2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是病理性血管发生的直接信号转导蛋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VEGFR-2及其相关信号通路MAPK(包括p-ERK,ERK, p-JNK, JNK, p-p38, p38, p-Akt和 Akt)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小组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放在中药当归的有效成分前胡醇当归酯对VEGFR-2及相关通路( p-ERK,ERK, p-JNK, JNK, p-p38, p38, p-Akt, Akt)的影响上,从细胞、动物模型、体内、体外不同层面阐述这个问题,用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学、分子病理学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探讨前胡醇当归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生物学及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也对深入研究VEGF的作用机制及阻断方式有新的发展.
糖尿病引起视网膜血管病理性增生和血管生成,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视力下降。前胡醇当归酯的作用靶点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受体2,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血管增殖和血管增生的药物,因此本项目应用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M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在高糖条件下以不同浓度的前胡醇当归酯刺激,来检验其抗血管增殖、血管生成、迁移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这2种细胞中,前胡醇当归酯有剂量依赖的抗血管生成能力,同时可以抑制VEGF受体2的表达。该药还能抑制这两种细胞的相对代谢率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 增殖。我们又把研究扩展到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这些大鼠在喂前胡醇当归酯3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检测均发现VEGF受体2在视网膜的表达下降。本研究认为前胡醇当归酯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血管生成和血管增殖的药物,它通过VEGF受体2途径来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的血管增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星型胶质细胞介导的BLP-vCA1神经环路损伤在阿尔茨海默病抑郁和空间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干预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防护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Notch 信号通路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
金丝桃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Apel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