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人才在流动过程中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形成人才聚集现象。而人才聚集现象既可能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也可能产生1+1<2的不经济性效应。本课题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指经济性效应。国内外实践证明,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关联度高,影响力强;同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也会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度增加,聚集效应提升。本课题通过研究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二者的互动模型、分析各模型适用的区位条件、评价和测度互动绩效,可以丰富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等理论。中部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省会城市是科技型人才聚集度较高、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对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中部省会城市为例,对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互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提高中部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服务。
摘要:由科技型人才流动产生的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互动提升。. 项目完成情况:. (1)选取了衡量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指标,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在上升的趋势中各个阶段的波动也比较明显。2001年到2007年间基本呈平缓上升趋势,其中2003年略有下降,2008年下滑明显,2009年回升;中东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中部地区水平普遍偏低。. (2)选取了科技人才聚集规模数据及科技创新能力数据,对全国及中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规模及其聚集效应与相应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VAR回归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规模与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互动关系,而中部地区以及全国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遵循波浪形动态发展规律,两者之间呈现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态势。 . (3)构建指标体系,对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互动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数据显示:中部六省逐步趋于平均水平,但互动效果偏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4)提出了完善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改善区域科技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 相关成果:出版专著1部、会议论文1篇,发表期刊论文29篇,获相关二等奖2项,部分成果被引用36次,研究成果对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及创新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实践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留学归国人才知识网络空间演化机理与区域创新效应——以中关村为例
高级人才集群成长研究——以高级科技人才和杰出体育竞技人才为例
基于城际快速交通的城市区域网络响应与机理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创新资源约束下区域创新驱动形成机制及实现路径——以河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