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在临床上常引起严重的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它拥有绿脓素等受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多种毒力因子,因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其中形成生物被膜是其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以绿脓素代谢中群体感应系统的基因调控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的基因产物相互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切入点,将前期工作中所发现的一些与绿脓素合成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的新基因和基因的新功能作为研究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遗传互补、同源重组、双杂交系统、利用报告基因进行转录效率测定及Real-Time rt-PCR等方法,进一步揭示这些新基因对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有助于设计药物抑制群体感应系统以降低致病菌分泌毒力因子的能力,在早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从而降低病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推动绿脓杆菌难治性感染这一医学难题的早日解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小分子信号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
基于群体感应淬灭机制干扰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营养胁迫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转录调控和信号通路的研究
谷胱甘肽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