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尊的异质性是指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与高自尊者的行为表现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关于高自尊异质性现象的测量和描述散见于各个研究之中,但是还没有研究系统地对异质性高自尊者的认知与行为差异进行总结。本研究试图从外显、内隐自尊角度对异质性高自尊者进行区分,并且对两类个体在认知行为上的异同进行部分总结归纳。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时间分辨率高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探测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具体认知情境(风险行为与应激行为)中的电生理学证据。本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尊研究的两大难点:其一,自尊属于人格研究范畴,很难从认知角度对人格进行定量分析;其二,经典的自尊量表无法满足神经机制研究需要多次叠加的技术要求。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成功揭示异质性高自尊个体的差异根源,探索自尊的大脑奥秘,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对个体差异的认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自尊的异质性是指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本研究从外显和内隐自尊角度对异质性高自尊者进行区分,并且对两类个体在认知行为上的异同进行部分归纳。实验一通过测量结果发现高自尊个体都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赞许性效应,他们期待社会对自我的积极性评价,试图以积极的方式展示自己,这似乎证明不同水平高自尊个体的共同性在于期待他人的积极性评价。实验二试图从信息加工方式上来区分异质性高自尊个体。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积极信息的回忆率还是消极信息的回忆率,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试图通过外显手段区分内隐层面有差异的两类个体,似乎是行不通的。实验三通过内隐的风险赌博作业来区分异质性高自尊个体在认知行为上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随着风险的增加,所有被试都表现出防御性反应,倾向于避免冒险。在高外显自尊水平的个体中,低内隐自尊个体比高内隐自尊水平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防御性倾向;在低内隐自尊的个体中,高外显自尊个体比低外显自尊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防御性倾向。实验四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测低自尊者在内隐自我加工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当和加工非自我相关词相比较时,加工自我相关词诱发了一个潜伏期更长的P2成分,反映了个体在分辨词的颜色时,自动化的加工了自我相关的信息,从而导致了加工自我相关词的时间更长。实验五还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探测自尊水平对外显自我加工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体的自尊水平与自我加工过程中的背侧扣带回激活呈负相关。实验六考察不同自尊个体在风险赌博游戏中的脑机制差异,结果发现: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诱发了更强的P2成分。这表明:在决策任务中,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体验到更强烈的情绪刺激。实验七考察不同自尊个体在数字估算作业中的脑机制差异,结果发现,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诱发了更强的P2成分;相比于做简单题目,低自尊者做困难题目会诱发更强的N2成分。这说明低自尊者可能将困难题目视作一种威胁,因此更能引起他们的负性情绪。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石墨烯负载Ag-M (M=Fe, Co, Ni) 二元合金纳米粒子三维多孔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抗菌性能
内隐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
集体自尊对自我概念表征的影响:认知神经机制及干预研究
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应激-脑-行为的多角度研究
消费者奉承行为对双态度、再购买倾向以及自尊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