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贫困地方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构化与主体性的整合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6102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王美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首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琼,王永明,杨卫书,王泳兴,欧阳卉
关键词:
质性分析结构化主体性武陵山片区地方
结项摘要

The becoming mechanism of place is a key theme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annot uncove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ructure, subjectivity and human agency. This project integrates structuration and the humanistic subjectivity, taking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and its typical poor villages as examples, using the method of life history, in-depth interview and text analysis. This project summarizes the feature of rural poverty of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Secondly, it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uman agency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the typical case,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cy and structure for the residents. Thirdly, it reveals the subjectivity and landscape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place generation, and examines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hanges and the structuration processes and the accompanying rural poverty (re) production. This project will improve the research of plac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rural poverty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地方生成机制是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现有地方生成机制研究未能揭示地方生成过程中的结构、主体性、能动性这三个机制的关系,阻碍了对地方形成机制的认识。本项目整合结构化理论与人文主义的主体性,以武陵山片区典型贫困乡村为案例地,利用生命历程方法、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总结武陵山片区乡村贫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基于典型案例地乡村的质性研究,总结乡村居民的能动性特征演变,探究居民能动性与(多尺度)结构的相互生成关系(结构化过程);提炼结构化过程中的地方景观与主体性的变迁规律(地方生成),最终揭示地方生成过程的主体性与结构化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导致的乡村贫困空间(再)生产过程。

项目摘要

本项目耦合结构化理论和主体性,以武陵山片区典型贫困乡村为案例区,考察了贫困村的空间分布,揭示了结构化过程下贫困地方的生成过程、机制及其贫困效应,在理论上能够弥补地方、地方贫困的形成机制的研究不足,在实践上为乡村脱贫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项目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①揭示了贫困地区居民能动性与结构互动的结构化过程。以居民的主导性制度计划来反映居民能动性,以权力关系反映结构,实证探索了能动性与结构的相互生成关系。②揭示了多重结构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地方贫困效应。项目系列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空间、区位等多重结构要素的贫困和区域发展效应,包括对贫困空间差异、居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等效应,发现贫困和区域发展均是在多种结构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③揭示了旅游开发下贫困地方居民的地方感变迁模式,发现旅游大开发前后地方感出现明显的重构。④验证了“密度-距离-分隔”框架在解释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适用性。⑤基于多维视角,解析了地方产业发展的多元过程及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4136103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丁建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空间性、尺度与贫困:武陵山片区农村贫困化形成与分异机理

批准号:4176102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永明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形态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4177116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麻学锋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武陵山片区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绩效提升机制研究

批准号:7166301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琰飞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