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协同演化机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16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兆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邓楚雄,杨友宝,胡兵,阳特,杨显,向秋霜,廖红璐,霍菲菲,刘璐瑶
关键词:
协同演化机制旅游交通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空间分析模型
结项摘要

The fast and convenient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promot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etropolitan areas.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Changsha-Zhuzhou-Xiantan is endowed with an obvious location advantages and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Taking Changsha -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a study case,this project is to: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mechanisms of tourism spatial evolution driven by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within applying the fractal theory,GIS and scenario analysis method;explore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s and paths of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driven by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system dynamics model;study the responding mechanis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build a co-evolutionary model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based on the synergy theory and evolutionary theory. reveal the co-evolutionary mechanisms and paths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 spatial pattern,by applying the gravity model,Haken model,social network method and normative case study. seek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tourism spatial pattern,by applying the “core-edge”theory. Through thi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we expect to enrich the knowledge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theory, advance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practice an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tegration in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metropolitan areas.

快速便利的城际交通是促进都市圈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株潭都市圈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项目以长株潭都市圈为典型研究区,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和情景分析法等分析城际交通驱动的都市圈旅游空间演化特征和演化机理。利用系统动力学、结构方程等实证方法探讨城际交通驱动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其影响路径。在现代旅游发展模式的推动下,探寻都市圈旅游发展对城际交通发展的响应机制。以协同理论和演化理论为基础,构建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协同演化模型,利用重力模型、哈肯模型及社会网络方法和规范案例研究方法等揭示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的协同演化机制与路径,利用“核心—边缘”理论等探求城际交通驱动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的优化机制与路径。可望在理论上丰富旅游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研究内容,实践上促进城际交通网与区域都市圈旅游业协调和统筹发展,指导长株潭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和建设。

项目摘要

快速便利的交通是都市圈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探讨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协同演化机制对实现都市圈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株潭都市圈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项目以长株潭都市圈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分形理论、区位论、产业集群理论、经济地理理论、可达性理论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理论等理论,结合通达性指数、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探究城际交通发展状况及其网络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长株潭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等理论,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采用Eviews、SPSS、Stata、deap2.1等软件,从时空角度探讨城际交通驱动下都市圈旅游流强度变化,对比不同交通方式对都市圈旅游流的差异,分析城际交通对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借鉴容量耦合系数模型,通过构建都市圈与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度模型,对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的耦合程度进行评价,深入分析长株潭城际交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阶段,探讨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的协同耦合机制。研究发现:(1)地区交通通达度有利于提高旅游业发展绩效,实现旅游空间格局的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可达性与旅游流集聚程度耦合协调度较高,且不同交通方式的旅游流集散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城市群交通网络和旅游地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耦合协调关系,且两者的协同程度呈显著上升态势;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与旅游产业的相互作用存在空间差异。(2)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分析,本项目拟从制度完善、管理创新、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应进一步完善长株潭交通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城际交通优势,通过加强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交通的结合,提高景区间交通通达性,促进旅游产业集聚,不断提高城市群交通与旅游发展效率,为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具体建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5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王兆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40303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26103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成长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及其空间响应机理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

批准号:4137114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仇方道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地域功能空间格局响应机理与调控——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47110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唐常春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机制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07109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周国华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干旱区绿洲都市圈发展整合研究-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例

批准号:40371041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张小雷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