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研究表明,结直肠癌(CRC)局部免疫状态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且较TNM分期更好地反映预后。预实验提示肿瘤原位局部CD45RO+T细胞的浸润是反映CRC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我们拟利用已有的CRC数据库、组织库及拟人化小鼠人结肠癌原位种植模型及肝转移、肺转移模型,通过组织芯片免疫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包括原位肿瘤及转移瘤)、瘤旁组织、淋巴结内特异T细胞、NK、MΦ、DC等免疫细胞的浸润,RT-PCR检测IL-8、VEGF、CEACAM-1、MMP-7等因子,明确CRC组织免疫微环境直接影响肿瘤的侵袭、转移;同时结合GFP标记的骨髓来源细胞(BMDCs)趋化与分化,揭示组织免疫微环境的改变趋化BMDCs构建转移前微环境,促进转移。本项目为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研究提出全新的机制,有望建立TNM-IS分期长期监测CRC及指导治疗,并寻找出干预组织免疫微环境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报道,结直肠癌局部免疫状态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且较TNM分期更好的反应预后。本项目旨在研究比较结直肠癌患者原位及远处转移肿瘤标本中组织免疫微环境的差异,并探讨免疫微环境对CRC复发、转移的影响。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制定具有指导治疗及监测预后意义的TNM-IS分期(TNM-immune stage)。在本项目执行期间,我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肥大细胞、T细胞、TGF-β1 和IL-10的改变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预后显著相关,我们还发现将TNM分期和18个生物标记物(CD3, CD8,tryptase,IL17,CD45RO,CD20,GZMBA,CD80,CD86,CD57,HLADR,FASL, CD68,CD4,Fas,s100, CD15, Foxp3)一起纳入划分一个新的分期标准作为TNM 分期的补充,效果不错(数据尚未发表)。本项目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免疫微环境中的重要分子可作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的分子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肿瘤微环境与EXOSOME(外排囊泡)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研究
肿瘤微环境中组织液流影响肿瘤侵袭转移的计算力学研究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缺失的肿瘤微环境与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机制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免疫微环境分型及预后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