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影响成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与糖尿病存在一定的发病聚集现象,但对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最近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为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可影响胰岛素抵抗状态,因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在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聚集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在社区中选择符合要求的I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随访观察5年时间后,分析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组间糖尿病发病情况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并发糖尿病中的可能作用,为阐明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聚集现象、合理治疗高血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影响成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与糖尿病存在一定的发病聚集现象,但对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深入了解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机制将有助于降低二者的发病聚集性,进而有效降低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本研究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研究设计和临床试验设计,采用PCR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结合生物学标志检测手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在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高血压患者中随着肾素活性、ACE水平和ATⅡ水平的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也在增加,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肾素活性(r=0.19,P<0.05)、血ACE(r=0.10,P<0.05)和ATⅡ(r=0.10,P<0.05)均与血糖呈正相关关系;醛固酮水平与血糖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2)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年后,高血压患者血清AngII水平变化与GLU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服用氢氯噻嗪后血糖升高者共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2例(13.2%),血糖未升高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64例(13.2%),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糖尿病伴高血压者脑梗死和总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为单纯糖尿病患者的1.55倍(95%CI:1.15~2.08)和1.57倍(95%CI:1.2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全因死亡和总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9.9%和29.6%。(5)CYP11B2基因CC型男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氢氯噻嗪后血清醛固酮水平高增高及血压水平低下降;CYP11B2基因CC型女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氢氯噻嗪后表现与男性相反。. 本项目组已完成全部科研计划,相关结果已发表国内外论文8篇,获市厅级科研奖励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肾小球微循环重塑的研究
肝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围产期体钠失衡程控子代咸味觉感受功能及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