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科学、规范的理论框架来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通盘研究是当前我国政策实践对理论界提出的迫切要求。本项目将借鉴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中国现实,围绕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交互搭配及其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本项目的研究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为理论框架,以贝叶斯方法为主要的实证工具。依据主流西方学者提出的划分经济政策行为的方法,本项目将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界定,并应用贝叶斯方法对适用于我国的DSGE模型进行估计,进而对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及宏观经济运行的本质进行推断。以此框架为基础,本项目将对我国现行的及未来可能实行的政策搭配进行评估与预测,并对政策搭配展开福利经济学分析。最后,本项目将研究情势转换的政策行为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分析评估框架,因此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本项目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借鉴西方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关注民生的战略高度出发,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框架来评估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好地理解了整体宏观经济的运行,并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手段来更加有效地管理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以使其为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健康的运行服务。本项目的核心内容包括:(1) 通过例证说明现有的估计财政政策规则的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联立方程偏差问题,并指出该问题给政策评估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2) 在当前人们常用的中等规模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探索泰勒规则以外的带有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规则,并指出该规则对于中国经济的适用性以及使用不同规则给政策分析带来的影响;(3) 在带有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规则下,重新检验中国宏观经济均衡的唯一性问题;(4) 将政府财政支出按照功能分解为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以此来研究政府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扮演的两种角色。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支出应该从生产性支出更多地向消费性支出倾斜;(5) 运用计量经济学上出现的一种较新的政策评估方法,研究了从2006年开始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实施的经济特区国家发展战略对于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该战略影响显著。本项目的研究主题明确集中,针对政策评估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基于货币政策与经济预期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
金融摩擦和贸易成本如何影响中国的国内和国际消费风险分担?- -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资本账户开放下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基于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综合运用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的中国最优货币政策:一个创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