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儿茶素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147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张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宁波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娟娟,刘连亮,孙杨赢,杨阳,蒋金舒
关键词:
乌龙茶儿茶素生物转化代谢肠道菌群生物利用度
结项摘要

Tea catechin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in oolong tea, studies in vitro have shown tea catechins have significant biological activity,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s in vivo.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we have found that tea catechi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tabolites showed potential prebiotic-like activity by modulating intestinal microflora. For the low bioavailability, oolong tea catechins are rapidly metabolized to a variety of derivative product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by intestinal microflora after intake, these metabolites are likel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ivo. In this study, we intend to prepare various tea catechins monomers from oolong tea, and establishe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ea catechins and their metabolites. We will investigate on the effect of oolong tea catechi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tabolite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intestinal microflora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oolong tea catechins by the metabolism of human intestinal microflora by HPLC-ESI-MS/MS, and the variety of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enzyme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metabolism of oolong tea catechins in anaerobic fermentation in vitro and human flora-associated mouse models. By the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olong tea catechins and human intestinal microflora, we will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oolong tea catechins in vivo, and it has important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乌龙茶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丰富,虽然体外研究证明乌龙茶儿茶素具有显著生物活性,但与体内实验缺乏一致性。项目申请人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茶叶儿茶素及其肠道代谢衍生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发挥类似益生元的作用。乌龙茶儿茶素生物利用度较低,通过肠道菌群作用生成的不同结构代谢衍生物可能是其在体内发挥实际生理作用的决定性成分。本研究拟从乌龙茶中制备各种儿茶素单体,建立检测乌龙茶儿茶素及其代谢衍生物的方法;在体外厌氧发酵和人源菌群小鼠模型发酵体系中,分别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乌龙茶儿茶素对于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HPLC-ESI-MS/MS检测儿茶素通过人体肠道菌群作用的结构变化,同时测定各种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儿茶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通过明确乌龙茶儿茶素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效应,有助于深入解析乌龙茶儿茶素在体内发挥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乌龙茶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丰富,虽然体外研究证明乌龙茶儿茶素具有显著生物活性,但与体内实验缺乏一致性。本项目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法,从乌龙茶中制备了茶叶儿茶素。首先通过人源菌群小鼠模型,解析了乌龙茶经过肠道菌群代谢之后的代谢转化,同时测定了各种短链脂肪酸含量和乌龙茶儿茶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探明乌龙茶儿茶素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我们建立了高脂饮食诱导肥胖人源菌群小鼠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乌龙茶儿茶素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在饲喂乌龙茶儿茶素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产丁酸盐和醋酸盐细菌丰度的显著增加。在饲喂乌龙茶儿茶素4周后,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增加,而厚壁菌门的丰度显著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率的降低,反映了乌龙茶儿茶素对肠道菌群的积极调节作用。我们还利用宏基因组学分析了饲喂甲基化儿茶素EGCG3''Me对于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EGCG3''Me改善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微生态失调,经过EGCG3''Me干预,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ATP结合盒转运体、嘌呤代谢及碳代谢等KEGG通路。结果表明乌龙茶儿茶素EGCG3''Me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可能发挥类似益生元的功效,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预防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此外,本项目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了磷脂对于EGCG3''Me跨上皮转运的影响。首先,我们通过磷脂包埋手段制备了EGCG3''Me磷脂复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磷脂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复合物在模拟胃肠消化条件下表现出相对于EGCG3''Me更高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细胞模型,证明磷脂增加了EGCG3''Me的跨上皮细胞运输能力,表明经过磷脂包埋之后EGCG3''Me生物利用度得以提升。本研究通过明确乌龙茶儿茶素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效应,有助于深入解析乌龙茶儿茶素在体内发挥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张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184610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180205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220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70504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90233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46400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504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0409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0427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17326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304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0714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828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37102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0605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90311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7610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093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0229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7107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7328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108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200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0114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90209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312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125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90501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291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118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90112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235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354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0147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7503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028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0113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0161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030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100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182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2147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835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0223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Beta-胡萝卜素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0154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戴竹青
学科分类:C20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羟基酪醇脂肪酸酯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及机制的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3190170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阴法文
学科分类:C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肠道菌群与宿主基因互作影响猪瘦肉率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176065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高军
学科分类:C1702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与肠道菌群互作解析杏鲍菇β-葡聚糖营养功能及作用机制

批准号:3190162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马高兴
学科分类:C20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