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有HDAC/DNMT双重抑制作用的psammaplin A为先导化合物,保留活性必需的苯丙酰胺和二硫键片段,根据HDAC和DNMT活性位点的结构,设计并合成两类苯丙酰胺二硫化物类化合物,进行抑制HDAC和DNMT活性筛选和对白血病HL-60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建立结构和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选择代表性活性化合物,考察细胞水平对HDAC和DNMT的抑制作用和诱导HL-60分化活性,探讨HDAC/DNMT双重抑制与分化诱导之间的关系。寻找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作用的HDAC/DNMT双重抑制剂,为自主创制抗肿瘤新药奠定基础。
我们以具有独特结构的海洋天然产物psammaplin为先导化合物,结合HDAC的晶体结构,通过系统的结构改造,设计并合成了四大类100多个psammaplin类似物,考察了其酶水平与细胞水平活性,初步确定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水平作用机制,建立了psammaplin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已发表中文文章2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研究生8人;正在准备的英文文章3篇、中国发明专利1项。.化学合成方面:我们首次报道了海洋天然产物psammaplin F的全合成方法。采用汇聚式合成路线,经7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总收率12%。此外,我们发现了通过4步反应高效合成psammaplin A的方法。相比之前报道的合成方法,此法收率较高(37%),更有利于衍生化合成多样性分子。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衍生物A10的绝对构型进行了表征,证明其碳氮双键为E式构型,与天然psammaplin类化合物中的构型一致。.药理活性方面:应用HDAC酶活力筛选试剂盒,以伏力诺他为阳性对照,绝大部分化合物在酶水平活性好于阳性药,IC50在纳摩尔级别。对HL-60、MCF-7、PC-3、MDA-MB-231和HeLa等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合成的绝大部分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在0.1~10 μM之间。其中,A04、A06、C09、D10、D21、D25、D26、D31、D32等9个化合物在酶水平与细胞水平活性显著,具有深入研究价值。.作用机制方面:我们推测psammaplin类化合物为生物前体药物。其分子中的二硫键在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中断开,释放出硫醇活性形式,从而发挥其生物活性。初步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能够在低浓度下引起乙酰化H3上调,而不影响乙酰化tubulin水平,提示该类化合物可能对HDAC存在一定的亚型选择性。化合物D25和psammaplin A能够在低浓度下引起p21与p27上调,进而引发G2/M期周期阻滞。.此外,我们发现大部分含有二硫键的psammaplin类化合物可自组装成粒径100 nm~400nm的纳米粒,这有利于提高药物的靶向传递和生物利用度等药代性质,为进一步推进奠定基础。后续工作得到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新型抗肿瘤药物HDAC抑制剂苯甲酰胺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苯氨甲酸酯类AChE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双重作用研究
新型苯并磺内酰胺类小分子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抗菌苯甲酰胺类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