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放疗和化疗会造成严重的造血系统损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建造血的主要方法,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会引起移植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寻找有效的造血损伤治疗方法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及其它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明显促进造血恢复,降低并发症的作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有促进造血恢复和促进MSCs增殖并分泌造血细胞因子作用。本课题组尝试将MSCs和rhBMP-2联合使用治疗小鼠急性造血损伤,发现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然而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拟采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的方法,探索rhBMP-2对MSCs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对MSCs归巢、分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它们的作用机制,为MSCs联合rhBMP-2治疗急性造血损伤奠定理论基础,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抑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我国,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原因,每年新发癌症病例220万人以上。大部分癌症病人需要接受化疗或放疗,而化疗或放疗会严重损伤患者的造血系统。目前治疗急性造血损伤最有效的方法是骨骼移植,但是异体骨髓移植配型非常困难,并且会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间充质干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分,并对造血细胞具有支持作用。骨形成蛋白是重要的造血因子。为了探索治疗急性造血损伤的新方法,我们将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移植给受照射小鼠,并用骨形成蛋白2进行治疗,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和骨形成蛋白是否能协同促进造血功能的修复。γ射线照射并治疗后,检测小鼠30天生存率、骨髓有核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脾集落形成单位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骨形成蛋白2联合治疗能够协同促进并改善造血功能。联合治疗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急性造血损伤的方法。本项目资助期间共发表4 篇SCI论文,均标注,研究结果已在Cell Biochem Biophys (IF=4.312), Cell Transplantation (IF=6.204),PLoS One (IF=4.092), Food Chem.Toxicol (2.999) 发表,影响因子共计17.607。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于2011、2012年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 次,并通过参加Poster 方法展示了实验结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VEGF基因修饰的MSCs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S1P联合PR-MSCs移植在治疗小鼠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SCL mRNA上游阅读框架在小鼠应激造血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MLL相关基因GAS41与AP-2alpha结合在急性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