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这一经济组织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并在新兴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就集团内部的经营而言,现有研究尚未予以深入考察。本课题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衡量方法的创新,通过系统判别企业集团及其所属成员,从垂直整合与业务互补两方面对集团经营业务的关联予以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考察了制度、市场和所有权对集团业务关联的影响,最后,课题从企业技术创新事前和事后两个维度,分析了集团关联经营如何影响了企业研发投资及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课题研究增进了我们对集团经营行为的了解,为认识新兴市场企业集团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通过考察集团业务垂直整合与经营互补的成因,我们从经验上提供了企业边界决定的新证据;第三,课题拓展了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从集团内部探究了知识溢出的微观路径;最后,课题研究还有助于评判我国的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为今后的经济改革提供参考。
转型经济下,由于产权、市场和政府等制度发展相对落后,我国企业表现出独特的经营特征,如集团化的经营方式被普遍采用,常常涉足多个相互关联的行业。本课题围绕企业集团化经营和业务关联这两个主题,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制度背景,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对企业业务关联的决定因素、集团化经营的经济后果、业务关联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及集团化经营和业务关联的宏观效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我们研究发现,转型时期企业集团在我国较为普遍,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也常涉足上下游产业,实现业务的垂直整合,并经营有着共同原料采购或产品销售市场的行业,达到经营业务的互补。企业经营业务关联是对我国弱制度环境的一个反应,通过将更多的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避免了外部市场交易的高成本,并有助于实现生产成本的分摊。因此,就经济后果而言,经营业务关联提高了企业存货管理效率,表现出更低的存货持有量和存货波动性,而且,垂直整合和业务互补战略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其次,我们考察了企业集团内部业绩传染效应和金融危机下的经营优劣。研究发现,当一集团企业遭遇业绩大幅下滑时,这一负面影响传染到了其他成员企业,而且,危机下集团企业的价值显著低于非集团企业,这一影响主要由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所致。最后,我们分析了企业集团化经营和业务关联的宏观效应,结果显示,少数大企业集团的存在,造成区域经济的集中,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并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仅非政治关联企业的垂直整合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而政治关联企业的垂直整合不存在此效应。. 课题研究首先在度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基于有效指标的构造,从垂直整合和业务互补两方面对企业经营业务关联予以了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根植于我国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将产权、市场和政府等纳入企业业务关联的研究范畴,从一个更基础层面探讨了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张,对认识新兴市场企业边界的决定具参考价值。第三,课题研究从传染效应视角增进了对企业集团内部经营行为的了解,并揭示了集团组织结构在经济下滑时期的优劣。最后,课题研究将微观的企业经营与宏观的经济增长相关联,实现了研究范式上的创新,不仅深化了对企业行为经济后果的认知,也为了解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机制与溢出效应研究
文化外交网络在地缘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知识关联视角
客户与供应商抵押贷款:信号效应、治理效应与供应链知识溢出效应
基于清洁经营风险吸收的企业柔性能力溢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