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岷江上游山区典型的原型聚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资料和GIS技术,提取岷江上游山区空间信息,研究山区聚落生态位类型与山地自然植被垂直带谱、小尺度山区聚落垂直分异与大尺度流域背景的耦合机制,揭示山区聚落的微观布局特征与垂直分异规律;系统分析山区聚落生态位形成的环境基础,基于空间引力和潜能模型,明确山区聚落生态位边界,界定人类活动对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尺度,为合理划定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空间范围及灾后聚落生境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四川省内藏族、羌族和回族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在藏-羌-汉-回多元民族交融的历史长河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民族廊道。山区聚落生态位可表征人类聚落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居民生计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岷江上游山区聚落及生境信息数据库;基于生态位理论,提出适用于川西高原与山地的聚落生态位边界划分方法,定量研究聚落生态位影响尺度、人口密度及民族类型的垂直分异特征,并建立聚落生态位类型图谱及其垂直分布图式。.主要研究结果:1)聚落生态位影响尺度和人口密度的垂直分异特征明显:聚落生态位地理半径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其数值介于300~600m;聚落生态位人口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其数值介于200~630人/km2。2)构建了山区聚落生态位宽度模型,可表征居民生计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和状态。3)证实并确认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民族类型呈现典型的带谱特征:藏和回族位于河流干流及支流上部的高半山区,羌族位于干旱河谷和V型河谷上部的低半山缓坡地带,汉族位于河谷地带。研究成果可为岷江上游山区聚落时空定量化诊断和新型城镇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胞外泌性α-synuclein oligomer-TLR2/4介导的炎性机制对帕金森氏病的病理作用
聚落生态位与农户生计视角下岷江上游聚落空间演进与调控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与滑坡灾变的链式耦合机制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易损性及其灾变阈值
岷江上游边坡灾害胁迫下路网脆弱性及其对聚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