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I型干扰素(IFN)下调从而抑制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FMDV的L蛋白能够引起机体I型IFN下调,对其他蛋白未做研究。本项目首先用Luciferase试验等证实除了L蛋白外,非结构蛋白3ABC也能够影响机体I型IFN信号通路。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将进一步从RIG-I或IPS-1介导的IFN信号通路、IRF3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IFN产生的信号通路上阐明3ABC蛋白引起机体I型IFN下调的分子机制;从IFN发挥效应的信号通路上,尤其是JAK-STAT信号通路来探索3ABC蛋白是否影响I型IFN发挥效应并阐述其机制。因此,本项目将系统地阐明FMDV的3ABC蛋白影响机体I型IF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为预防和控制FMDV感染提供新的靶向分子。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I 型干扰素(IFN)下调从而抑制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口蹄疫病毒(FMDV)的L蛋白和3C蛋白能够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然而,FMDV是否有蛋白抑制I型IFN发挥效应的信号通路,尤其是JAK-STAT信号通路未见任何研究报道。本研究着重阐述了FMDV 3ABC蛋白(最终被切割为3A、3B和3C),严格来说是3C蛋白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机制。3C蛋白的表达能够降低ISGs的转录和ISRE启动子的活性。STAT1和STAT2的蛋白水平、磷酸化水平和异源二聚体的形成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3C蛋白阻止了STAT1/STAT2进入细胞核。进一步研究发现3C蛋白能够降解磷酸化的STAT1的核转运受体蛋白KPNA1,而不是KPNA2、KPNA3或KPNA4,这一过程并不依赖于蛋白酶体或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途经。最后,FMDV 3C蛋白上的蛋白酶活性位点(H46、D84和C163)在降解KPNA1进而阻止STAT1/STAT2进入细胞核上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FMDV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发挥效应的信号通路拮抗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4和VP5蛋白抑制机体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探索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1蛋白的锌指结构影响机体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脑心肌炎病毒L蛋白影响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探索
猪IFIT3蛋白正向调控I型干扰素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