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显著增加肾移植及普通患者死亡率,目前尚无有效临床治疗。肾固有树突状细胞(rDC)是主要的肾间质白细胞,在肾脏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肾脏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明确。rDC既可通过分泌TNF等促炎因子介导损伤,也可通过自身或诱导其他细胞分泌IL10等抗炎因子提供保护。前期研究采用的清除rDC的方法缺乏特异性,且未直接评估过rDC在肾脏IR中的作用。为此,我们选用了可特异性清除rDC的CD11c+GDTR转基因小鼠,预实验发现清除rDC可改善IR后肾功能。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分选技术,结合免疫荧光共聚焦定位分析,联用小鼠同系肾移植冷缺血损伤模型和双肾IR热缺血损伤模型,研究肾脏IR后rDC免疫学特性变化,通过清除rDC并选择性过继回输相应亚型或IL10缺陷rDC,探究其在肾脏IR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IR损伤提供新的方向。
本课题以肾固有树突状细胞(rDC)为研究对象,利用可特异性清除rDC的CD11c+GDTR转基因小鼠及双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探索了rDC在肾脏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使用白喉毒素(DT)清除CD11c+GDTR转基因小鼠的rDC,发现DT清除的rDC在肾脏IR中发挥了保护作用,并明确DT主要清除了CD11c+F4/80-亚群rDC,其表面的CD40,CD80,CD86表达在IR后均显著升高。通过向已清除rDC的CD11c+GDTR小鼠过继回输C57BL/6J小鼠及IL-10-/-小鼠脾脏DC,我们明确了重建肾脏rDC所需的时间动力学指数和最佳回输剂量,并证实了IL-10在rDC调控肾脏IR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本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减轻及治疗IR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2α调控树突状细胞功能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细胞坏死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不同肾脏损伤阶段中的类型及其作用
肾脏固有细胞诱导Th22细胞分化和募集在肾脏炎症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