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室在前期研究中首次设计了反复给予大鼠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NDLIP)引发的长效保护作用,能显著地保护心脏对抗缺血再灌(I/R)损伤, 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且与心脏冠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水平相当。本项目拟通过动物心脏猝死模型和心肌梗死模型, 以模拟临床病人情况,通过测定心肌形态结构、心肌细胞死亡与凋亡、心脏功能与代谢、心脏酶学、氧化-抗氧化、运动耐力、心率变频等指标,进一步研究NDLIP长效保护作用是否具有预防缺血性心脏猝死和改善心肌梗死预后以及提高机体运动耐力的效果。为临床能早日应用NDLIP预防心脏猝死、改善心肌梗死预后,提高带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提供依据。本研究可为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手段,丰富防治缺血性心脏损伤的理论。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解除病人痛苦,减轻家庭与国家负担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项目完成情况.本项目在规定期内(2011.1~2013.12)大部分研究工作进展顺利。鉴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增加了最新研究进展内容。鉴于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复杂,需在成活后2、4、8周进行心脏猝死、改善预后和运动耐力等研究,现已完成2周的研究,其他尚在继续研究中。发表4篇SCI收录,4篇国内核心,1篇国外期刊,共计9篇论文,另有3篇待发表。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6名。3名博士和2名教师晋升副高职称。.二、主要成果.1. 无创伤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DLIP)具有广泛的保护效果。该方法不仅可以保护心脏缺血性损伤,而且还可以保护脑、糖尿病心脏缺血性损伤,对其他器官也具有保护作用。.2. NDLIP通过多途径、多物质产生多种效应,共同达到保护效果。如通过减少过氧化物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产生抗氧化效应;减少炎性物质,减轻炎性反应;缩小缺血与梗死面积,改善受损组织细胞形态;减少凋亡基因和蛋白物质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细胞间质损伤,保护组织正常结构;降低血液凝血活性,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最终使受损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得以恢复或损伤程度得以减轻。.3. NDLIP操作简便、效果明确、无损伤性、费用低廉,且对实施的局部组织几乎没有损伤,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防治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三、创新点.1.采用NDLIP方法在机体不重要的组织器官产生延迟保护效应,释放保护性物质到重要组织和器官,产生抗损伤保护作用,是本研究的重要思路和创新点之一,解决了原先有创性、违反伦理道德、保护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强度不够等问题,使之成为临床可接受的防治缺血性疾病的新手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 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最佳实施方案。若单疗程NDLIP,需连续3天,每天1次,每次30min(5min阻断血流/5min恢复血流,反复3个循环),可达到有效保护效果,持续时间24h,72h消失;若多疗程NDLIP,可隔日1次,每次30min,7个疗程能达到有效保护效果,持续时间24h,72h消失。且对局部组织几乎没有损伤。该方案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 初步证实糖尿病的病情程度和病程长短与缺血预适应的强度有一定关系。国内外文献报导糖尿病时有无预适应存在争议。本研究证实NDLIP对1周和4周病程糖尿病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但随病程的延长,保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microRNAs介导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保护的机制研究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相关机制研究
消融Marshall韧带预防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实验研究
靶向损毁心交感神经元预防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