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发现一个新的小分子化合物S14161能特异性抑制PI3K的活性,呈现出较好的抗白血病和抗MM作用(Mao X.,et al.,Blood, 2011),但其抑制模式尚不清楚。我们最近发现S14161下调了mTOR复合物组分的表达并诱导了MM细胞的自噬性死亡,为了进一步阐明其药理机制,本项目以MM细胞株和MM患者原代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沉淀、ELISA、Western blot、RNAi等技术:①分析S14161对I、II、III型PI3K酶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特征;②研究S14161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mTOR复合物组分的影响及调控作用;③分析S14161对自噬的诱导作用及机制。该项目有助于阐明S14161诱导MM细胞死亡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该小分子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必要的基础。
PI3K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新的小分子化合物S14161能特异性抑制PI3K的活性,呈现出较好的抗白血病和抗MM作用。本项目以MM 细胞株和MM 患者原代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沉淀、ELISA、Western blot、RNAi 等技术:(1)研究了S14161对各型PI3K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其对I型PI3K各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II型和III型PI3K的酶活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效果,证明S14161是一个广谱的I型PI3K抑制剂;(2)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S14161和PI3Kγ进行了分子对接,发现其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到PI3Kγ的活性口袋中,从而抑制了酶活性;(3)研究了S14161对MM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mTOR复合物的影响,发现其可显著抑制mTORC1组分的表达及磷酸化(phospho-mTOR、mTOR、Raptor),进而抑制mTOR信号通路下游相关蛋白4EBP1、p70S6K的磷酸化;(4)研究了S14161对MM细胞中自噬活性的影响,发现S14161处理后,LC3-II、Beclin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其机制可能是S14161促进了Beclin1与Bcl-2的解离,导致Beclin1与PI3KC3所形成的复合物增多,从而诱导了自噬的激活;(5)在原代MM细胞中研究了S14161的抗MM作用,发现其可激活MM细胞的自噬性死亡。此外,我们还同时研究了S14161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其也可通过mTOR及自噬通路诱导白血病细胞株的死亡。在此项目的支持下,我们还进一步利用结构改造合成了S14161的类似物BENC-511,发现其比S14161表现出更好的抗MM活性,同时我们还筛选了其他几个潜在的PI3K抑制剂,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抗MM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上述研究成果共发表科研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11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stragaloside IV exerts angiogenesis and cardioprote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regulating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Mingmu Xiaoyao granules regulate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to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reverse retinal abnormalities in rats
Clnk 介导TNF诱导L929细胞死亡信号的分子机理
靶向S1P5受体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
GPx4介导TNF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分子机理
树突状细胞亚群漂移与肿瘤诱导细胞死亡及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