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并深入研究以下阶新的硅基纳米半导体电致发光结构:金/纳米(硅/二氧化硅)超晶格/p-硅,金/纳米(锗/二氧化硅)超晶格/p-硅,金/纳米(二氧化硅/硅/二氧化硅)双势垒单阱/硅(p-硅衬底用于正向发光,而n(+)-硅用于反向发光)和低偏压(10V)下发近紫外(360nm)光的ITO/自然氧化硅/p-硅等结构。上述研究对于提高硅基纳米半导体发光性能,例如提高发光效率、选择发光峰波长,降低工作电压可能有重要作用;对于阐明复杂和有争议的硅基电致发光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发光性能,可能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6篇被国外文献引用,共12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硅泡沫的超弹压缩和应力松弛的不确定性表征
硅促进盐胁迫下黄瓜NHX1基因表达及Na~+在液泡中的区隔化效应
葡萄糖醛酸功能化双介孔硅对胆红素的高效吸附研究
Ag-In-Zn-S四元半导体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过渡金属与硅或锗混合团簇电子结构性质的理论研究
硅氧氮介质膜表面自组装纳米金属岛的研究
锗硅应变层超晶格的光谱学研究
锗硅/硅异质结电光调制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