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炎症时,病变部位可产生慢性持续性疼痛和痛觉过敏,不仅使患者感到痛苦,并可造成诸多生理功能障碍。目前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炎性痛,但该类药物可产生严重副作用。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作为细胞外酸直接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在外周伤害感受器和脊髓背角均有广泛表达,对炎性痛的产生和整合具有重要作用。PICK1作为在PKC磷酸化和连接PKC到目的蛋白中起关键作用的锚定蛋白,对ASICs的分布和功能有较大影响。我们预试验结果证实:PICK1基因敲除后ASICs的表达和分布均有明显改变。但现有资料仍然很难完全说明PICK1在ASICs参与的炎性疼痛外周和中枢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及内在影响因素也不甚清楚。本项目拟以此立题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基因敲除、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离体实验和整体动物模型水平,对PICK1在ASICs参与的炎性疼痛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进行探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肝脏在多器官衰竭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巨噬细胞在TIP30调节肝肿瘤发生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ErbB家族在FGFR4抑制剂治疗肿瘤中所起的代偿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促生长激素神经肽在介导炎性疼痛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