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空间响应机理及空间优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12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吴殿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尹力,姜桂萍,李东方,张宇硕,李炯华,周李,崔丹,胡灿,乔路明
关键词:
空间组织空间分析模型产业链竞合发展经济联系
结项摘要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non-core functions of the capital city of Beijing. It is rooted in economic geography, regional econom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welfare economics and the theory of other disciplines. It aims firstly to summarize and explain the system bound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non-basic public services. Secondly, to study the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non-basic public services then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analyze spatial response to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ease capital fun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n-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their associated mechanisms, and finally to put forwar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layout optimization model of non-basic public services industry. This study can be used for enriching and improv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ography of non-basic public services.Furthermore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non-basic public services industry spatial layout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本项目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为背景,基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以及福利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方法,首先对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的内涵、边界、特征及发展模式进行系统归纳和阐释;其次对于京津冀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于协同发展与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的空间响应及内在机理进行剖析,最后提出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的空间组织布局优化模式。理论上,提高非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水平,丰富和完善地理学视域下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研究;实践上为京津冀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项目摘要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近来政府、学界研究和争议的焦点,其中产业层面又是讨论的重中之重,同时北京市在2013年把“非基本公共服务”作为首都服务业的新增长点,提出将北京作为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试点。如何通过改善供给机制分步骤把可经营的非基本公共服务推向市场、融合发展,做大该地区非基本公共服务业,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艰巨任务。为了更好地把握改革的方向,指导我国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实践,有必要在理论层面研究清楚非基本公共服务业市场化和空间一体化的内在规律及其空间效应,剖析制约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及体制性障碍,有效改善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探索未来发展的合理路径。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最新进展基础上,结合国外非基本公共服务业发展模式及经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及城市公共服务业发展基础和背景,探索我国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的范畴、边界及基本特征,实证分析京津冀非基本公共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养老服务等)在空间上集聚和扩散、区域间互动融合特点,研究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本研究有利于丰富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范围,也为产业分工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在本课题的资助下,共发表了30篇中英文期刊论文,出版了3部专著,这些研究将会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能够帮助破解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产业瓶颈壁垒,也为其他地区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4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5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机理及调控研究

批准号:4147110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申玉铭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旅游发展背景下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与机理

批准号:4137116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苏勤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大都市阴影区效应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演化机理及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批准号:4150113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孙东琪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作物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与响应机理研究

批准号:4093010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唐华俊
学科分类:D01
资助金额:17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