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疾病(PAD)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密切相关。如何利用医院人群的队列资料,综合相关临床及流行病学数据,建立符合国情的PA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拟采用北京和上海八家医院的经踝臂指数(ABI)无创性诊断且具有完整基线资料的3197例个体2004年至2010年期间随访数据作为建模资料,借助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分别联合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分析策略,开展我国PAD危险因素及心血管病死亡预测模型研究,包括利用关联规则技术挖掘包含PAD患病危险因素尤其是潜在交互作用信息的规则,建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PAD患者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strap抽样方法建立随机模拟模型进行数据模拟,评价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将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预测以及队列资料数据挖掘方法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外周动脉疾病(PAD)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密切相关。如何利用医院人群的随访资料,综合相关临床及流行病学数据,建立符合国情的PA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采用北京和上海八家医院2004年至2010年期间收集的包含踝臂指数(ABI)等基线及随访数据作为建模资料,借助关联规则挖掘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策略,提出了我国PAD患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PA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估计模型。建立了基于PAD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随机模拟模型,开展了Boostrap抽样方法在PAD模拟数据关联规则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关联规则挖掘联合Logistic模型方法的可行性作出了评价。本研究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预测以及队列资料数据挖掘方法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本课题还开展了随访资料中生存时间等缺失数据的填补问题研究,应用MCMC、Logistic回归、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等多种方法进行任意缺失值的填补,并对各填补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完成了踝臂指数ABI用于外周动脉疾病临床诊断价值评价的meta分析。在对PAD患者用药情况分析中,发现利尿剂的使用对PAD患者的生存时间很可能有影响。.本课题研究期间共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3篇(带标注的5篇)。10篇被SCI收录论文,3篇收录于国内核心或学术会议论文。参与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和交流,包括2012-2014连续3年参加中国卫生统计和生物统计学术年会。2014年7月受邀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卫生统计(生物统计)年会参与小组交流并制作壁报,投稿论文收录于年会论文汇编。2014年6月参加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生物统计学术论坛,投稿论文被收录于该届论坛论文汇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家庭经济风险保护视角下中国城乡居民重大疾病风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宁夏肥胖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对心血管结构和血管功能交互影响
中国人群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