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lipin包被在细胞内脂滴表面形成分子屏障,阻挡脂肪酶接触和分解甘油三酯,蛋白下调或磷酸化削弱其屏障功能,使脂肪分解增强。Perilipin缺失小鼠脂肪水解和脂肪酸释放明显增加,并伴有胰岛素抵抗。不久前我们意外发现该小鼠还存在一种以前未曾观察过的表型,即心肌肥厚。Perilipin只存在于脂肪细胞和富含脂滴的甾体生成细胞,不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表达。这种特异存在于脂肪而非心肌组织的蛋白质的缺失,为何会导致心脏器官的心肌肥厚?这种心肌肥厚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心功能改变如何?脂肪酸是心脏的主要供能物质。糖尿病伴发的代谢性心肌肥厚可能与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游离脂肪酸浓度血症,而perilipin缺失小鼠脂肪分解增加,进而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我们推测,perilipin缺失所致的脂肪酸代谢异常可引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参与心肌肥厚的形成。
背景:脂肪组织是机体最主要的储能器官,调控着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 1在脂肪组织高表达,在脂滴的形成、成熟及脂肪分解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Perilipin 1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减少,基础脂肪分解增强,使得脂肪酸释放增加。正常成年心脏以脂肪酸为主要的供能物质。在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及糖尿病常常伴发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其机制与心肌脂肪酸代谢增强相关。本课题以perilipin 1基因敲除小鼠为模型,探讨脂肪组织功能异常(脂肪组织减少和脂肪分解增强)对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可导致心肌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方法和结果:Plin1 -/-小鼠心脏重量增加,组织学染色显示其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纤维化。小鼠心动超声及左心室插管方法证实Plin1 -/-小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我们进一步研究其发生机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lin1 -/-小鼠心肌脂肪酸转运体CD36及FATP1蛋白表达增加;体外同位素示踪方法显示心肌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能力增强,其机制主要与线粒体CPT-1活性增高及线粒体-氧化相关酶蛋白表达上调有关。油红O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Plin1 -/-小鼠心肌脂质蓄积。通过酶学方法检测,我们发现其心肌内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多,后者主要与甘油三酯合成关键酶DGAT1及DGAT2蛋白表达增高及甘油三酯水解限速酶HSL和ATGL蛋白表达下降相关。Plin1 -/-小鼠心肌脂肪酸氧化代谢增强,ROS产生增多;同时,酶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心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GSH/GSSG比值均显著下降,心肌过氧化脂质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多。Plin1 -/-小鼠心肌脂质蓄积及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损伤,并且使得心肌内ATP的生成减少。AMP/ATP比值的升高,导致细胞内能量感受器—AMPK的激活,引起下游靶蛋白ACC2被磷酸化。在Plin1 -/-小鼠心肌肥厚过程中,MAPK信号通路以及AKT通路的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Perilipin 1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功能异常,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其机制是由于心肌内脂肪酸代谢紊乱(脂肪酸摄取及-氧化增强),导致心肌脂质蓄积、氧化应激及能量失平衡所介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高光谱图谱融合检测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
鸡脂滴包被蛋白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
脂肪小体包被蛋白perilipin经蛋白酶体调节的分子机制
脂滴蛋白Perilipin 5和Cideb在肝脏脂肪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心肌脂滴比较蛋白组学研究及心肌脂滴蛋白CGI-58对心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