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杂萘烷是一类由四氢吡喃环并环己烷的双环结构,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都含有此类结构。本项研究的目标是将本实验室所发展的新型Prins/Conia-ene 连续环化反应应用到一些具有1-氧杂萘烷结构(例如: Phomactin A)的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Phomactin A是于1991年从海洋真菌 Phoma sp. 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Phomactin A的分子骨架特殊,而且是一种有着良好选择性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抑制剂。我们合成策略的一大特点是通过Prins/Conia-ene 连续环化反应"一锅煮"构建Phomactin A的1-氧杂萘烷和十二元环的结构。预期所得到的1-氧杂萘烷结构可以通过逆羟醛缩合的方法转化成Phomactin A的呋喃苯并二氢吡喃的三环结构。这种高效且多样化的合成策略在研究Phomactin A的构效关系中将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本课题的进度基本按照目标计划进行,并取得较理想的成果。我们顺利把Prins/Conia连续环化反应的关环产物(1-氧杂萘烷)经3步转化为Phomactin A的三环结构(目标1),并针对Prins反应消旋的问题,发展了基于底物诱导的不对称Prins/Conia-ene连续环化反应(目标2)。这部份的成果已发表于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杂志上。Phomactin A 的全合成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两个重要片段的合成,并利用Prins/Conia-ene连续环化反应,在“一锅煮”的条件下构建了高官能团化具有1-氧杂萘烷结构的高级中间体,根据已完成的模型研究,该高级中间体应该可以顺利转化为目标天然产物Phomactin A(目标3),及其结构类似物,这些小分子可用于研究Phomactin A的构效关系(目标4)。同时,我们利用在模型研究中所发现构建呋喃环的新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Teucvidin的不对称合成中(目标5),文章已发表于Organic Letters杂志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IRE1-RACK1 axis orchestrates ER stress preconditioning-elicited cytoprotection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liver
研发双模式路易斯酸催化的分子内Prins/Conia-ene串联环化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研发双模式路易斯酸催化的分子内Prins/Conia-ene串联环化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Achmatowicz重排反应在具有抗癌活性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Prins成环新策略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铜催化下分子内杂D-A反应在环烯醚萜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