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陆架边缘海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这一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开展中国邻近海域碳循环和海-气界面CO2通量研究,揭示陆架边缘海碳源、汇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确定中国邻近海域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对正确估价全球陆架边缘海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源还是汇,有多强,对大洋碳循环的贡献等)和确立我国在SOLAS研究中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针对受陆源影响严重的半封闭内海渤海的海-气界面CO2问题开展工作,选择对海-气界面CO2区域分布影响最大的黄河河流输入作为切入点,以黄河径流量最大的夏季为重点季节,研究河流输入对渤海海-气界面CO2通量的影响,探讨淡咸水混合物理、化学、生物因子变化对表层海水pCO2的调控,阐明河流输入对渤海海-气界面CO2通量的影响机制。并定量给出渤海海-气界面的CO2通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季节性层化对北黄海海气CO2交换通量的影响
降水对海-气CO2通量的影响研究
改变碳输入对杉木林土壤碳库构成及CO2通量的影响
高度城市化影响的胶州湾海-气界面CO2通量及主要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