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在上一自然基金中已进行3924例肾虚与寒证的调查,发现老年性肾虚以肾阳虚证发病率最高,肾阳虚证候-基因组研究显示FRAT2、MYC等Wnt信号转导通道基因表达差异,提示Wnt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异常是老龄肾阳虚证的发生机制之一。.基于此发现,本项目引入分子流行病学思路与策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对4000例60-79岁老龄人群开展肾阳虚证流行病调查,研究40个辨证因子在不同年龄段老龄肾阳虚证中的辨证诊断方程;同时选择典型肾阳虚证20例,运用Wnt信号通路基因芯片、Western杂交、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检测等技术,分析以FRAT2、MYC等为代表的Wnt信号通路的病理信号转导规律,探索上述基因在肾阳虚证中的表达,及各基因联合作用于Wnt信号通路的调控规律,丰富和细化肾阳虚证的基础研究,为肾阳虚证的治疗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Mechanical vibration mitigates the decrease of bone quantity and bone quality of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db/db mice by promoting bone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bone resorption.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家族性肾阳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老年性痴呆肾阳虚证与痰浊阻窍证同病异证及方证相应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基于Ras/MAPK通路研究肾阳虚证之异病“同证异治”
基于代谢组学的肾阳虚证本质的研究